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温州春节的习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温州春节的习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pincai.com/article/668153.htm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温州地区的春节习俗,并带您领略全国范围内的传统年俗,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温州春节的习俗

过年是中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各地过年习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温州也有自己独特的过年文化。从冬至开始,温州人就纷纷筹备各种年货,像晒酱油鸡、酱油肉,炊松糕等等。

打扫除尘(掸新)

一般都在年底二十日或祭灶前后,家家选吉利日子,打扫门庭,上至椽瓦,下迄沟渎,所有屋角、栋边,都要用长竿扎上扫把,处处刷过,并洗涤所以用具,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也叫“掸新”。旧时,在苍南,长工回家过年,故有“长年不吃二十四饭”之说。现在,每年农历二十四前后,仍沿袭腊月“掸新”风俗,全城开展以扫尘迎新为中心的清洁卫生运动。

吃分岁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摆酒聚餐,或邀至好友亲朋同食,开怀畅饮,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即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因此,这餐饭不论贫富,都要尽量办得丰盛些。温州人很讲究吃“分岁酒”,又称“年夜饭”。吃时最讲究吉祥。一般席上用十只朱砂高脚红碗,盛着十样冷菜,叫“十全”。其中除鸡、肉外,要有落花生(谓结子)、柑桔(谓大吉)、鲤鱼(谓跳龙门)、豆腐(谓家门清洁)等,而且每碗必须要有一块切成薄片的圆形的红萝卜头盖在顶端,以示讨彩。此外,中间上的大菜中,决不能少了“芋”和“鱼”。温州方言,芋的谐音为“余”和“裕”,意思是说,吃了芋头,会使人明年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吃鱼,也是象征“年年有余”之意。席上第一个菜一定要是年糕,表示“年年高”(现在也有用“面条”,表示“长寿”),而最后一道菜必是“八宝饭”,象征“发财进宝”。

打开门炮、关门炮

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发都响,声音洪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如云锦,行程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

拜年的纸蓬包

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到一般亲戚家里去,都要带礼品。50年代以前,礼品比较简单,大都是桂圆、荔枝、红枣、元枣、红糖、柿饼等,用特种草纸包上,上面封有红纸(有的印有祝贺新年的花边字样),故称“纸蓬包”,又名“高包”、“红包”。没包装礼品半斤左右,需要送多少包,则根据所走的亲戚情况所定,旧时的南货店,每逢春节,买红包的人特多。从十二月二十起,没晚9时后,店员们就忙着包红包到深夜,每人还能吃上一碗芥菜炒年糕当夜餐。生意好的话,要包到元宵节之后。有的店在一个红包内只装二十多个红枣。说来可笑,经过东家送西家,西家再送南家......,最后,包破了,包中红枣被孩子们挖个洞摸着吃了,有时只剩一个,还在送来送去。

春节的风俗

扫尘

《吕氏春秋》上记载,早在尧舜时代,我国就有在春节扫尘的节日习俗,因为“尘”与“陈”谐音,所以新春扫尘就包含了“除旧布新”的含义,大家希望通过扫尘,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祭祖

春节前夕祭神祭祖,是一种遍及我国大江南北的习俗,一般都是在除夕到来之前先祭神,再祭祖,所祭的神,有的是保家仙,有的是财神、喜神,全国各地祭神大同小异,但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桃符、春贴等,用精巧的文字,抒发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在我国民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春节来临之前,人们都会精选一副对联,贴在自己家的大门之上,为春节增添了不少的喜庆气氛。

舞龙舞狮

龙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据说能够在天上呼风唤雨,也能为人间祈福消灾,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舞龙求雨的活动,除了舞龙,还有舞狮子,也是春节期间比较普遍的习俗,在北方,也叫耍狮子。

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非常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在除夕夜里,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也叫“熬年”,守岁有两层意思:年长者守岁,是为了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含义,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

放爆竹

爆竹,也称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的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春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就代表着辞旧迎新,放爆竹还可以创造出喜庆的节日气氛,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吉利。

吃水饺

在我们北方过年,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一定是吃饺子,在南方则有的吃饺子,有的吃汤圆,现在虽然饺子已经是家常便饭,但儿时母亲包的饺子,美味无穷,依然记忆犹新,尤其是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想起来就让人流口水。

拜年

拜年是春节的一件非常重要的活动,很多身在外地的人,在春节前,都会赶回老家过年,大年初一早上,人们早早起来,吃完饺子后,就穿上新衣服,打扮地整整齐齐的,然后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压岁钱

在除夕守岁的时候,长辈就要给晚辈压岁钱,也称压腰钱、压胜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谐音,所以也表示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够驱邪避灾,保佑孩子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逛庙会

春节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习俗,就是逛庙会,庙会以祭祀活动为主,人们都会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当然,庙会期间少不了一些卖这卖那的商贩,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非常热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