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农村小伙带着弃婴妹妹上大学,靠捡垃圾凑学费,如今怎样了
05年,农村小伙带着弃婴妹妹上大学,靠捡垃圾凑学费,如今怎样了
“如果可以,我想做一回孩子。”
2005年,一个来自河南农村的男孩在面对媒体采访时,面露辛酸,如是说道。
这个来自湖南山区的贫困少年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格,感动了全中国的男人。
19年光阴荏苒,曾经那个为了妹妹和家庭奋斗的少年,如今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他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洪战辉的艰难童年
1994年的那个夏天,对于11岁的洪战辉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父亲突发间歇性精神病而彻底改变。
那个噩梦般的日子里,父亲失控对母亲拳打脚踢,邻居听到声音连忙把受伤的母亲带走,但是却忘了还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在里面,当再返回去的时候,孩子早就躺在血泊之中。就这样妹妹死在了那晚,一夜之间,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了巨大的悲痛的泥潭。
然而,命运似乎还嫌这个家庭的苦难不够。就在全家人沉浸在丧女之痛时,父亲又在一次精神恍惚中捡回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面对这个与逝去女儿年龄相仿的婴儿,洪家人选择了接纳。洪战辉给她取名"趁趁",仿佛要借此填补心中的空缺。
1995年的夏天,又一个打击降临到这个饱受折磨的家庭。无法从失去女儿的痛苦中走出来,也无法承受每天的殴打,在心理压力和身体痛苦的双面打击中的母亲,在一个平常的午后悄然离去。
13岁的洪战辉,在一夜之间成为了这个破碎家庭的顶梁柱。照顾患病的父亲、抚养年幼的弟弟、养育捡来的妹妹,这些本应由成年人承担的责任,全都落在了这个稚嫩的少年肩上。
从那时起,课余时间里,他卖文具、书籍、磁带和鞋袜;周末,他在餐馆做杂工;假期里,他回家照料麦地。为了维持家庭开支,他甚至开始捡垃圾。年仅13岁的洪战辉就担起了照顾一家人的重担。
求学路上的坚持
尽管生活艰难,洪战辉从未放弃过学习。他深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在高中时期,洪战辉的生活更加艰辛。为了维持家庭开支,他开始做起了小生意。放学后,他会骑着自行车到镇上收购鸡蛋,然后再卖给学校食堂。虽然辛苦,但这份收入却成为了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
2002年10月,洪战辉的父亲病情加重。为了给父亲治病,洪战辉不得不跪求医生施以援手。他一次次的弯下脊梁,但也一次次的被拒绝,这一幕,成为了他人生中最艰难却也最坚强的时刻之一。
他反复对自己说不要因为这件事就把自己压倒,因为还有弟弟妹妹们等着他呢,他不能倒下,即便是钱凑不够肯定还会有别的办法,尽管困难重重,洪战辉依然没有放弃学习的梦想。
2003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洪战辉成功考入了怀化学院。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决定带着妹妹洪趁趁一同上大学。这个决定不仅体现了他对妹妹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他坚强的责任感。
成名后的经历
终于老天看见了他的不容易,在2005年底,洪战辉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河南第二荣康医院主动将他的父亲接去治疗,这无疑给这个饱经磨难的家庭带来了一线希望。
生活渐渐好转,他的努力也没有被辜负,在2006年,洪战辉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一时间成为了公众人物。然而,成名带来的不仅有关注和赞誉,还有压力和挑战。他不得不面对学业和公众形象的双重压力,甚至还遭遇了他人冒名行骗的困扰。
面对这些困难,洪战辉始终保持着坚强和自立的态度。他婉拒了许多人的捐款,坚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加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投身教育事业
大学毕业后,洪战辉选择回到母校任教,用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来影响更多的学生。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决定继续深造。在工作之余,他考入了中南大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然而,洪战辉并不满足于此。他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创办自己的职业学校,为更多的贫困学生提供学习和改变命运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毅然辞去了稳定的教师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创办学校的事业中。
创办学校的道路并不平坦。洪战辉面临着资金短缺、场地不足、师资匮乏等诸多困难。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一步步克服了这些困难。他四处筹集资金,租借场地,邀请优秀教师加入。慢慢地,他的职业学校开始步入正轨。
教育理念与实践
在办学过程中,洪战辉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他特别重视德育教育,认为品德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同等重要。他常常告诉学生:"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品德决定人生的高度。"
洪战辉特别关注那些有问题的学生。他深知,这些学生往往是最需要关爱和引导的。他会耐心地与这些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有一次,一个经常逃课的学生被洪战辉找来谈话。
洪战辉没有责骂他,而是耐心地询问原因。原来,这个学生家庭困难,为了赚钱养家不得不经常缺课。了解情况后,洪战辉为这个学生申请了助学金,并安排了适合的兼职工作,使他能够继续学业。
洪战辉始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他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遇到家庭困难的学生,他会想方设法帮助;遇到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会耐心开导。正是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被他的精神所感染,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个人生活近况
如今的洪战辉,已经成为了一所颇具规模的职业学校的校长。他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在个人生活方面,洪战辉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他与高中时期的同学结婚,组建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家庭生活和睦幸福。
更让洪战辉欣慰的是,曾经被他抚养长大的妹妹洪珍珍(原名洪趁趁)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洪珍珍的婚礼前夕,洪战辉收到了妹妹送来的一份特殊的礼物和一封充满感激之情的信。信中,洪珍珍深情回顾了哥哥多年来的养育之恩,表达了对哥哥无私奉献的感激之情。这份礼物和信件,让洪战辉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结语
十五年的光阴,洪战辉从一个贫困山区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育工作者。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大爱。他不向命运低头,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奇迹。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就没有翻越不过的高山。洪战辉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