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七星连珠”:大概率肉眼可见仅三颗 罕见天象引热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七星连珠”:大概率肉眼可见仅三颗 罕见天象引热议

引用
中华网
1.
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50224/48008429.html

2025年2月28日,天空将上演一场罕见的“七星连珠”天象。网络上关于这一现象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有人称其为“77年一遇”的大吉之兆。然而,这场天象真的如传说中那般罕见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的解释。

通常说的“行星连珠”是指在地球上看到太阳系除地球外的行星排成一线。古代钦天监们受限于科技水平,并未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存在,故而以肉眼可见的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为主。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清代的《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中都提到了行星在天空中聚在一起的现象。古人对“五星联珠”或“五星聚”有一个张角作为前提,也就是看上去五星是聚集在较小一片天空区域的。这个张角指的是最西边和最东边两颗行星与地球形成的夹角。

近些年网络热议的“连珠”,似乎更像是将行星串联成“线”。上海天文台称,所谓“X星连珠”,并无标准定义,甚至这都不算什么天象,因为这些行星几乎每天都在“连珠”。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几乎都在一个平面上,我们通常拿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作为参考,轨道倾角最大的是水星,也只差了7°,这种现象被称为“共面性”。我们在地面上看起来,这些行星始终在黄道附近运行。从这角度说,它们天然地就连成一条线,无非就是离得近些还是远些,或者是在太阳的一侧还是两侧。所以,不讨论张角的“行星连珠”是没有意义的。

网上说的“77年一遇”是真的吗?在网上看到有一个数据,以七星的张角小于30°来统计,从公元1年至3000年,一共发生39次“七星连珠”,其间隔从上百年到三四十年,平均77年出现一次。而本次七星连珠的张角达到了117°,像这种条件的“七星连珠”在三五年里总会发生的。上一次比较适合观测的“七星连珠”是2022年6月中旬的凌晨,条件好于这次(因为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位置都更好)。1962年2月5日“七星连珠”还与日全食一同发生。如此看来,“七星连珠”并没有那么罕见。

据说有科学家计算了公元前3001年到公元3000年这6000年间的情况。当张角在5°以下时,“六星连珠”发生49次,“七星连珠”发生3次,无“八星连珠”或“九星连珠”。如果张角扩大到10°,“六星连珠”有709次,“七星连珠”有52次,“八星连珠”有3次。想要发生“九星连珠”(冥王星曾为第九大行星),必须把张角扩大到15°,这样的话6000年间只有1次这样的“罕见天象”——将发生在2149年12月10日。

据上海天文台介绍,参与此次连珠的行星自西向东分别为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它们将出现在黄昏日落后不久。从最西端的土星到最东端的火星,张角为117°,横跨大半个天空。然而,由于金星更靠北一些,因此这个连珠串看着不是很完美。更重要的是,其中天王星和海王星因为亮度太低了,肉眼不可见。即便完全天黑,天王星的亮度也仅仅在理论上的目力极限边缘。而土星距离太阳只有12°,基本淹没在黄昏的天光中,直到它落下,天都没完全黑下来(完全天黑是指太阳在地平线以下18°)。水星也好不到哪里去,它距离太阳14°,仅仅比土星晚10分钟落下,虽说比土星亮2个星等,但想凭肉眼直接找到,难度相当大。当然,不是说完全不可能,但必须满足西方地平线极为开阔、天气特别晴朗、大气透明度极佳等条件,通过拍照或可一试。一般情况下,你能同时看见的,只有金星、木星、火星这3颗行星。另外,不仅限于2月28日这一天,在2月20日至3月1日期间都可以。

在古代,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往往将五星连珠等天文现象与吉凶祸福、国家兴衰等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联系大多是出于后人的附会或传说,并没有科学依据。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行星连珠对地球的影响微乎其微。虽然行星连珠时行星相对集中,但它们对地球的引力影响仍然远远小于太阳和月球。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天文现象,欣赏它们的美丽和神秘,同时避免将其与迷信或超自然现象相联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