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开车的两大禁忌,很多新手发生事故都是没注意这些,你知道都有哪些方面吗?
夜间开车的两大禁忌,很多新手发生事故都是没注意这些,你知道都有哪些方面吗?
夜间开车存在一定的风险,以下是夜间开车的两大禁忌:
禁忌一:滥用远光灯
危害表现
致盲对向驾驶员:远光灯亮度高,照射距离远。在夜间会车时,如果一方驾驶员滥用远光灯,会使对向驾驶员瞬间致盲,无法看清前方道路情况。这个时间可能持续 2 到 3 秒甚至更长,而在高速行驶状态下,这几秒钟足以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例如,对向车辆可能因无法看清道路而偏离自己的车道,与滥用远光灯的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或者撞上路边的障碍物、行人等。
影响前车驾驶员视线:跟车行驶时使用远光灯也会对前车驾驶员造成干扰。远光灯通过前车的后视镜反射,会使前车驾驶员感到刺眼,难以判断后方车辆的距离和速度,增加了追尾等事故的风险。同时,前车驾驶员为了躲避强光干扰,可能会采取急刹车或突然变道等危险操作。
让行人处于危险之中:行人在夜间行走时,通常依靠周围环境的光线来判断车辆的距离和速度。如果驾驶员滥用远光灯,行人会被强光照射,难以看清来车,无法及时做出避让。尤其是在没有路灯的道路上,行人更容易受到远光灯的影响,增加被车辆碰撞的危险。
正确使用远光灯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在照明良好的城市道路、有路灯的国道和省道等路段,应使用近光灯。只有在没有路灯、照明不良的道路上行驶,且车速高于每小时 30 公里时,才可以使用远光灯。
会车时,应提前将远光灯切换为近光灯。在距离对向来车 150 米左右时,就应切换灯光,以免对向驾驶员产生眩目。如果对向来车使用远光灯影响到自己的视线,可以通过闪烁远近光灯的方式提醒对方切换灯光。
跟车行驶时,也应使用近光灯,避免远光灯对前车驾驶员造成干扰。超车时,可以先使用远近光灯交替闪烁的方式提醒前车,然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超车操作。
禁忌二:疲劳驾驶
危害表现
反应迟钝:夜间人体的生物钟处于休息状态,驾驶员更容易感到疲劳。疲劳驾驶会导致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延长,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下降。例如,在遇到前方车辆突然刹车、行人横穿马路等情况时,疲劳的驾驶员可能无法及时做出反应,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状态下,驾驶员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出现走神、视线模糊等情况。这会使驾驶员错过重要的交通标志、路况变化等信息,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比如,可能会错过路口的转弯指示牌,导致走错路线;或者没有注意到道路上的障碍物,直接撞上去。
判断失误:疲劳驾驶还会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力,使其对车速、车距等判断不准确。可能会高估自己的驾驶能力,超速行驶或者跟车过近。在夜间视线不佳的情况下,这些错误的判断很容易导致追尾、碰撞等事故的发生。
避免疲劳驾驶的方法
保证充足睡眠:在夜间开车前,驾驶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需要 7 到 8 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疲劳能力,减少在驾驶过程中出现疲劳的可能性。
合理安排行车时间:长途驾驶时,应每隔 2 到 3 小时休息一次,下车活动一下身体,呼吸新鲜空气,缓解疲劳。可以选择在服务区、加油站等地方停车休息,休息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
注意饮食和饮水:避免在夜间开车前过度饮食或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同时,要保持适量的饮水,防止脱水导致疲劳。在行车过程中,可以适当吃一些水果、坚果等食物,补充能量,提高注意力。
保持车内环境舒适:调整好座椅和方向盘的位置,确保驾驶姿势舒适。保持车内空气流通,可以打开车窗或使用空调通风功能。同时,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也有助于缓解疲劳,提高驾驶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