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写作基础知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写作基础知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uiwen.com/zuowen/xiezuojichu/679324.html

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是常见的作文形式,掌握它们的写作方法对于提高写作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定义、类型、审题方法、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为你提供全面的写作指导。

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概述

命题作文: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半命题作文: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

命题作文类型

全命题作文

  1. 直接式命题
  2. 含蓄式命题
  3. 设想式命题
  4. 观点型命题
  5. 散文型命题

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

  1. 命前半题
  2. 命后半题
  3. 命首尾题

命题作文的提示语

  1. 设计提示语,创设写作情境
  • 多方列举内容,启发学生从多方面选材构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 尽力拓展文题外延。
  • 提供想象空间。
  1. 半命题作文设置备选项,拓展写作空间。

补题遵循原则

  1. 补自己最熟悉的。
  2. 补自己最有把握的。
  3. 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
  4. 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

命题内容范围

  1. 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3. 运用联想与想象,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

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审题要做到“不漏、不改、不误”,“不漏”指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指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指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审题具体做法

  1. 审清作文题目中的限制语。限制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性质、程度、范围。
  2. 审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文章的写作表意重心,确定写作方向。
  3. 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对题目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补充介绍,或作扩展延伸,具有方向性与暗示性,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打开思路,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快速补题技巧

补题时,要审清题意:
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不可文不切题。

  1. 具体事物补题法
  2. 特定情景补题法
  3. 修辞手法补题法
  4. 特殊符号补题法

补题遵循原则

  1. 熟悉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
  2. 贴切性原则:指标题范围尽量缩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将大题化小。
  3. 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当是与众不同的、新鲜的。
  4. 正确深刻性原则:指题目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命题作文的“凤头”与“豹尾”

“凤头”技巧

  1. 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2. 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3. 巧用修辞,文采增色
  4. 巧妙发问,诱人深思
  5. 首尾呼应,彰显主旨
  6. 引用经典,形象寓理

“豹尾”技巧

  1. 自然收束法
  2. 首尾照应法
  3. 卒章显志法
  4. 抒发情感法
  5. 呼唤号召法
  6. 巧发疑问法
  7. 景物烘托法
  8. 耐人寻味法

写作误区

  1. 不注意审题,盲目乱写。尤其是针对抽象的作文题或者具有象征意义、比喻意义的作文题的推敲,随兴而写造成偏题、离题。
  2. 不注重文体各自特点。
  3. 半命题作文补题随意,导致作文题与作文写作内容产生偏离。

高分作文应对策略

  1. 书面整洁有序,字体工整美观。
  2. 审准题目要求。
  3. 开头引人入胜。
  4. 精彩片段闪亮放光。
  5. 结尾锦上添花。

补写文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

  1. 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2. 要确定体裁。在补充题目时要考虑你所写文章的体裁。一般考场作文对文体都没有要求,所以应根据自己的特长考虑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或是议论文;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述某个道理。文题对记叙、议论或书信、日记几种文体都适合,但是,你只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抓住一种文体,补题时应扣住文章体裁和写作对象。
  3. 要内容健康。半命题作文给我们以自由选择材料的余地,但同时也放宽了题目本身的一些要求。有的考生往往填上一些消极、不健康的内容,给半命题作文带来了一些负作用,自然也降低了作文的品位。

命题作文特点

  1. 从命题内容上来看:近年来全命题作文的命题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倾向:或贴近考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考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考生聚焦社会热点……丰富多样的命题,给考生作文的选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 从形式上来看:一般有两种形式:
  • 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
  • 二是以“提示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语,为考生在审题和选材上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同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命题作文的审题

  1. 重点分析“题眼”。命题作文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这些词就是所谓的“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了解了写作要避免的误区。尤其要注意题目中的修饰词语、限制词语和补充词语,因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2. 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往往是考生极易误入的陷阱。
  3. 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这类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4. 把握文字较长或句式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题时必须辨别清楚。
  5. 从题目中审出详略安排方面的要求。

命题作文的写法

  1. 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2. 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3. 展联想,深入挖掘主旨。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4. 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瓣花上说人情”。选材若太宽太泛,会给人“空”或“浮”的感觉。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妨采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或“化宽为窄”的方式,从细微处,具体生动地展现对生活的感悟。
  5. 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语言是作文最外在最鲜活的东西,无论是平实朴素的,还是充满文学韵味的,锤炼语言,使表情达意确切、形象、简约而意韵丰富,应是不懈的追求。

中考半命题作文填题技巧

填题,要充分吸取题中的隐含信息

半命式作文题,题面不长,其间还有空白,呈残缺式。但就是在这残缺短小的题面中,却隐含着不少的有用信息。命题者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

  1. 暗示一定的类,即文章的体裁及表达属类,是记叙文、议论文,抑或说明文。细而分之,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叙事为主,还是抒情为主;是缘事说理,还是以理带事,等等。
  2. 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
  3. 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一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一理或数理,或瞬间或久远,或局狭或广扩,等等。
  4. 标示一定的载体。文以载道,具体到一篇半命题作文,文章的旨意凭借何种具体的人、事、时、空,加以显现?这种载道的载体是题目中既定的,还是由学生自定的?对此种种,在半命题的题面中都有所点示。

填题,要与命题要求暗合神契

命题者总是从教学大纲出发,紧扣教材,巧拟半命文题,从一个角度去测试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面对半命文题,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以利正确定向下笔。知己知彼(命题者),方能百写不殆。

填题,要切中题旨文意

多数半命式文题,对题旨文意都有所显露,有所暗示,一题当前,我们首先要机灵扫瞄,将其捕捉到手,接着要深层透视,切中底蕴,以利正确填题,深层构思。

填题,要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下笔能否成功,有无感己感人的素材入文,至为重要。而半命题作文正是在动用生活储存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填题时就要珍视这一自由,加以充分利用,使填出的文题正中素材仓库之所备。

填题,要力求创意新颖

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使题与文,让人触读后俱为之一震。这,主要讲究填题的深加工了。

填题,要符合情理、逻辑

填题新也好,深也好,都有个“度”,过度则不真,甚至有悖情理,违反逻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