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历史冷知识:认识欧洲史的切入点
足球历史冷知识:认识欧洲史的切入点
足球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其发展历史与欧洲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足球规则的起源到不同术语的使用,从英国四支国家队的由来,再到足球俱乐部反映的欧洲历史,本文将为您揭示足球历史中的冷知识,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利物浦中场苏保斯礼(左)与纽卡素中场朗史达夫
球例是誰定?
现代足球源于英国,但初期的球例颇为混乱,衍生不同版本,有些允许用手接球,有些则不允許,当时也没有明确的越位规则。
1848年,一群热爱足球的剑桥大学学生在校内开会讨论球例,同场还有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代表参与。这次会议的成果丰硕,统一了球例,得出11条的"剑桥规则",界定何谓入球、出界,也说明何时用手或脚接球,成为现今球例的雏形。
时至今日,足球球例仍有修訂,近年又引入VAR协助球证判決(图);最近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更研究加入"蓝牌",判罚犯规球员离场10分钟。
英国剑桥的帕克公园(Parker's Piece)有座"剑桥规则1848"纪念碑(Cambridge Rules Football Monument)。
Football还是Soccer?
1863年,英格兰足总(Football Association)成立,根据足总订立的规则所踢的足球,被称为"Association football",也就是今日广为人知的足球形式。但同时还有其他类型的足球存在,据说在1823年,有英国人决定在足球比赛中抱着皮球跑动,促成橄榄球(Rugby football)诞生。后来这两项运动都有了简称,橄榄球是"Rugby";足球先是"Assoccer",最后变成"Soccer"。但英国人并不习惯"Soccer",他们较常用"Football"。
美国的情况刚好相反,当地人在19世纪末发展出类似橄榄球的美式足球(Gridiron football),他们会直接称为"Football"。因此美国的英式足球员,就用"Soccer"称呼他们的运动,自此英美两地的"Football"大不同。
英格兰足总(Football Association)Logo
波士顿大学英式橄榄球社所进行的比赛(维基百科图片)
英国分成4队?
在世界杯、欧洲国家杯这类国际赛,英国不会派出"英国国家队",反而是分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4支球隊參賽。
这是因为英国是一个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构成的联合王国,4个地方在文化、历史及语言上都有差异。这些英国的构成国,在足球发展上都比其他国家走得更前,早于19世纪开创先河,各自成立足球总会,球技属于世界顶尖。因此在1904年才成立的国际足联,亦尊重英国足球传统,允许英国分成4队参加国际赛。
"三狮军团"的起源?
这个外号源於英格兰队徽上的3隻獅子,亦與英國皇室紋章有關。12世紀,英皇亨利一世的皇家旗上只有一隻獅子,後來他為紀念自己的婚事,將妻子家族紋章上的獅子也加入旗中,於是有第二隻獅子。至1154年,亨利二世的新婚妻子,其家族紋章也有獅子圖案,皇家旗順理成章改為三獅。數十年後,"獅心王"理查將三獅列為英國皇權象徵,往後的君主也繼續採用三獅紋章。
因此,英格兰於1872年与苏格兰进行史上首场足球国际赛时,球衣的队徽就已经是三獅,一直沿用至今。
在一場英格蘭的國際友誼賽的角球旗上,是代表英格蘭的三獅隊徽。
球会反映欧洲史
英国足球文化中,球会的角色非常重要,像利物浦、曼城、曼联、切尔西及阿森纳等。从球会的发展历史,甚至可以反映英国以至欧洲近百年的经济发展。
工业革命工人阶层崛起
在19世纪,英国的公立学校为锻炼学生的体能及意志,鼓励他们多做运动,足球在學校流行起來。影響所及,越來越多英國人對足球產生興趣,不同的社會階層,例如軍人、商人及教會人士都有成立球會,招募志同道合的"波友"比賽。
與此同時,英國在工業革命後,城市及工廠數目增多,大批工人在閒餘時間看球或踢球,令足球更為平民化。不少現時的英超球會,如阿仙奴與韋斯咸就是由百多年前的工人創辦。
帕克公园(Parker's Piece)的足球比赛(cambridgeshire collection图片)
首个职业足球联赛
英国足球发展初期还局限於業餘性質,足總不允許職業球員存在。但隨着足球越來越受歡迎,球迷願意付錢看比賽,當球會收入增多,就自然能投資更多。部分球會為增強實力,暗地裏僱用球技高超的蘇格蘭球員;也有球會向工人提供津貼,吸引他們效力。縱使足總曾因此在1884年懲罰聘用職業球員的球會,卻在翌年允許足球職業化,因為這個現象在英國球壇已很常見了。
職業化名正言順後,英國球會實力越來越強,12支強隊在1888年組成史上第一個足球聯賽"英格蘭聯賽",成為其他國家聯賽的楷模。
2022至23年度英超冠军曼城。
曼城前锋哈兰德
球会宿敌与城市经济
联赛的出现,令球会多了对碰机会,产生长年恩怨,当中除了牵涉球技的比併外,也涉及歷史、地理及社會因素。同一個城市的球會往往成為死敵,如熱刺與阿仙奴的"北倫敦打吡"及車路士與富咸的"西倫敦打吡"。但最令人津津樂道,莫過於利物浦與曼聯的"雙紅會"。
利物浦市於19世紀靠港口貿易致富,曼聯所在的曼徹斯特則在工業革命後成為工業重鎮,仰賴利市進口原材料。為了節省時間及成本,曼市決定自行建造運河,直接進口原材料,這令利市居民失去商機及工作機會,導致兩個城市分歧日深。曼聯會徽上的輪船圖案,正好反映運河交通對當地的重要性。這兩個城市由經濟相爭至足球層面,至今賽況依然激烈,充滿火藥味。
阿仙奴在1886年由一群武器製造廠的工人成立,會徽上的大炮反映了其歷史起源。
一家店舖大閘畫了阿仙奴的塗鴉
每場英超賽事的入場球迷都數以萬計,同時也會轉播至世界各地。圖為去年12月利物浦主場對曼聯的"雙紅會"賽事,看台上座無虛席。
曼徹斯特
商业往来输出足球
随着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经商业频繁,也把足球带到了欧洲大陆。工业革命年代,英国城市诺丁汉纺织业非常发达。1886年,意大利纺织业商人Edoardo Bosio从诺丁汉回到都灵,成立了意大利第一支足球队"都灵足球及板球会"。此后足球运动越来越受欢迎,意大利班霸尤文图斯也在该时期成立。
尤文图斯因为球衣上的黑白间条(图)而被称为"斑马军团",也与英国有关。尤文图斯最初采用粉红色球衣,但很容易因冲洗得太多而脱色。1903年,队中的英国球员辗转下获得祖国球会诺士郡的协助,诺士郡为尤文图斯提供了己队的黑白间条球衣,自此"斑马"成为后者特色。尤文图斯与诺士郡保持友好关系,不但在2011年邀请诺士郡进行新主场落成后的首场比赛,还于2019年向陷入困境的诺士郡伸出援手。
尤文图斯的黑白间条球衣
曼彻斯特联的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Old Trafford)可容纳75,635人,是英国第二大及全欧洲第十一大的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