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研究:长白头发的人不易患癌?科学还是谣言?真相来了
哈佛大学研究:长白头发的人不易患癌?科学还是谣言?真相来了
近年来,关于白发形成机制的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一项日本研究团队在2009年进行的研究发现,白发的形成可能是一种生物保护反应,目的是在DNA受损时停止黑色素细胞的生成,从而可能帮助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然而,这一发现后来被某些媒体和网络文章夸大解读,甚至声称长白头发的人不易患癌。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实际上是信息的误传和错误解读。
一个日本研究团队,曾在2009年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白发的形成实际上是一种生物保护反应,目的是在DNA受损时停止黑色素细胞的生成,从而可能帮助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
这项研究虽然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但它为理解人类的毛发变白提供了新的视角。
西村惠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鼠的毛发颜色变化上。这项研究结果虽然引起了科学界和媒体的关注,但其解读过程中出现了不小的误区。
英国媒体在报道时,将哈佛大学的费希尔教授错误地标注为研究的负责人,这位教授其实只是就该研究提供了一些专业意见。
研究发现,当DNA损伤发生时,黑色素干细胞停止向成熟的黑色素细胞转化,导致毛发变白。
这种生理反应有可能是一种防癌机制,因为它通过减少可能突变的细胞数量来降低癌症风险。
尽管这种机制在小鼠身上观察到了,但人类是否也有类似机制尚未有确凿证据。
这一发现后来被某些媒体和网络文章夸大解读,甚至声称长白头发的人不易患癌。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实际上是信息的误传和错误解读。
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精确的表达,任何未经证实的结论,都不应该轻率地被当作事实传播。
虽然西村惠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生物学解释,即白发可能是一种保护机制,但是直接将这一机制等同于人类较低的癌症风险还为时尚早。
这项研究更多地启示我们,人类的生物学反应往往比表面看起来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数据来支持任何关于健康的结论。
白发的多种原因
白发的出现虽然多数与年龄增长相关,但实际上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遗传到营养状况,再到心理压力,乃至某些疾病,都可能导致头发提前变白。
遗传在白发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你的父母或祖辈在较年轻时就开始长白发,那么你也更有可能早生白发。
这种家族性的“少白头”现象是由特定的遗传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控制着黑色素细胞的生产和功能。
营养也对头发颜色有重大影响。缺乏某些关键的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B12和维生素D,都可能导致毛囊中黑色素细胞活动减弱,进而导致白发早生。
这是因为这些营养素对于黑色素的合成,及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例如,维生素B12的不足与神经系统健康紧密相关,其缺乏不仅可能影响神经功能,也可能影响黑色素的产生。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长期处于高压和焦虑状态的人群也较常见白发。研究表明,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影响体内的激素平衡,干扰黑色素的正常生产。
压力激素如皮质醇的升高,被发现与黑色素细胞生产减少有关,这可能是压力导致白发的生理基础。
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和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等,都可能影响毛囊黑色素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导致白发。
例如,甲状腺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包括黑色素细胞的活动。
尽管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通过适当的营养补充、有效的压力管理和针对性的治疗疾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延缓白发的出现。
保持均衡饮食,富含铁、钙、维生素B12和D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肉类、奶制品和鱼类,都是促进头发健康的良好选择。
开展适度运动,保持正面的心态,有助于减轻生活压力,也是保持头发自然色泽的关键策略。
对于疾病引起的白发,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同样不可忽视。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秀发的健康和色泽。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剂之间的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可能对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造成严重的损害,从而影响其产生黑色素的能力,导致头发变白。
氧化应激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影响黑色素细胞:
- 细胞核和线粒体损伤:在黑色素细胞中,氧化应激会损害细胞核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这些是细胞产生能量和黑色素的关键部位。
一旦这些结构被损坏,黑色素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细胞逐渐失去将毛发着色的能力。
- 黑素细胞干细胞的缺陷:毛囊凸起区域的黑素细胞干细胞对维持毛囊的色素供应至关重要。
氧化应激可能导致这些干细胞功能缺陷,使得毛囊无法正常维持色素细胞的更新,从而导致白发的产生。
- 氧化物的积累:毛囊在活跃的毛发生长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氧化应激,这可能在毛球部位累积大量的氧化物,加速了黑色素细胞干细胞的耗竭。
研究还指出,过氧化氢在毛囊中的累积,以及抗氧化酶系统(如过氧化氢酶和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在白发毛囊中的表达缺失,都是导致黑色素细胞凋亡和氧化损伤的关键因素。
这些发现强调了抗氧化剂在保护毛囊健康方面的潜在价值。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中和过剩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压力,从而保护毛囊免受损害,减缓白发的形成。
因此,包含丰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浆果、坚果、绿叶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应被视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发与慢性疾病
白发通常被视为衰老的自然标志,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可能也是身体内部病理状态的一个外在表征。
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研究中,白发现象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科学研究表明,拥有较多白发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患有心血管疾病。这种关联可能与血管老化共享类似的生物学途径。
具体来说,白发的形成与氧化应激、DNA损伤修复的减少以及黑色素细胞功能下降有关,这些生理变化也在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白发不仅是衰老的象征,也可能是心血管系统未来风险的预警信号。
关于白发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甲状腺功能异常,这些疾病本身就涉及到免疫系统对身体自身组织的攻击。
研究提示,这种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可能也会影响到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导致其功能减退,从而加速白发的出现。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白发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美容问题,更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的健康警报。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对有早白现象的年轻人进行更细致的健康检查,以排除潜在的疾病风险。
拔白发的误区
在处理白发的问题上,许多人可能会尝试拔掉它们,希望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白发的出现。然而,这种方法不仅效果有限,而且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拔白发并不会改变你头发的颜色基因。每根头发的颜色是由毛囊内的黑色素细胞决定的。一旦这些细胞停止生产黑色素,发出的新头发就会是白色的。
因此,拔掉白发并不能使新生的头发恢复原来的颜色,新长出的头发依然会是白色。
更重要的是,反复拔掉白发可能对毛囊造成永久性伤害。毛囊是头发生长的“工厂”,一旦受损,可能会导致头发生长不良或不再生长。
这种做法可能会让你的头发变得稀疏,甚至在某些区域不再有头发生长。
市场上流传着许多所谓的“白发逆转”产品,声称能够使白发变黑。这些产品范围从药物、草药到特殊的洗发水等,它们通常承诺快速见效、无副作用。
科学研究和证据表明,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证实确实能够逆转已经变白的头发。
实际上,大多数这类产品没有经过科学验证,它们的效果和安全性都没有得到保证。使用这些未经证实的产品不仅可能浪费金钱,还可能对头皮和头发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在某些情况下,错误的产品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头皮刺激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白发,最理智的方法是接受它作为自然老化过程的一部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和适当的护发措施,可以帮助你维护头发和头皮的健康。
如果白发问题确实让你感到困扰,考虑使用染发剂来覆盖白发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选择。
务必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以确保既达到理想的美观效果,又能保持头发和头皮的健康。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