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名大学生吸后进医院,电子烟“毒品化”倾向须警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名大学生吸后进医院,电子烟“毒品化”倾向须警惕!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
https://www.stdaily.com/cehua/DZY/fmxw.shtml

近日,南京江宁大学城某学校发生一起因使用电子烟而引发的群体中毒事件,9名学生在使用一种新型电子烟后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所幸经及时治疗后均已康复。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电子烟安全警钟,也引发了社会对电子烟监管的广泛关注。


图源:视觉中国

电子烟的危害成分

电子烟事实上也是烟,它是通过电子加热手段,将烟油转化为汽雾化的化学混合物,也就是气溶胶向呼吸系统传送。这些气溶胶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其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尼古丁

电子烟中尼古丁的含量可高可低,取决于使用什么样的烟液。一方面,市面上尼古丁含量较高的烟液比例并不小;另一方面,一些电子烟作为吸烟生涯开端的人,即使最初选择尼古丁含量低的烟液,随后也容易“转战”高剂量尼古丁的烟液甚至传统烟草。

其他有毒释放物

电子烟在加热过程中,会释放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有害物质,还可能改变某些化学物质的成分,产生新的潜在危害。

二手释放物

电子烟的二手气溶胶已经成为新的空气污染源,它其中包含的某些金属,比如镍和铬,不仅高于空气,甚至高于二手烟,还很可能增加旁人的健康风险,免疫力较差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则更容易受到影响。

各种添加剂

薄荷味、苹果味、香草味……目前,各种电子烟中的香料调味剂高达8000种,其中只有很少部分经过了严格的检验。一些香料如薄荷醇,虽然在食品和化妆品中使用是安全的,但进入呼吸系统后的安全性却不得而知。

毒品伪装成电子烟

有些不法分子假借电子烟添加违禁的毒品成分,甚者更是猖狂地在朋友圈进行兜售、贩卖。例如大麻电子烟、“上头”电子烟等,宣称可以让人“合法上头”“合法飞行”。

这种“电子烟”被不法分子掺入了四氢大麻酚或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此前已有多家媒体报道过这种“上头”电子烟,公安机关已经查获不少类似利用电子烟传播毒品的案件。这种电子烟比传统毒品大麻更具有成瘾性和迷惑性。

在朋友圈的广告中,“上头”“飞行员”都是吸毒群体的一种黑话,“上头”是指毒品吸入人体后产生的短暂“快感”;而“飞行员”在吸毒群体中一般指代专抽大麻的人。


因此,朋友圈的“上头”电子烟,不如直接称为“大麻电子烟”。

普通电子烟成分:水、丙二醇、甘油、尼古丁和调味剂等。

大麻电子烟成分:掺入了四氢大麻酚或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四氢大麻酚(THC)

这是毒品大麻的有害成分,吸食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常出现幻视、焦虑、抑郁、情绪突变、妄想狂躁、意识不清等反应,长期吸食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精神错乱和自杀倾向。


合成大麻素类

人工合成大麻素的AMB-FUBINACA(或MDMB-CHMICA)成分比天然大麻植物中的THC成分危害要大得多,同样的剂量下,毒性甚至比海洛因都还大,1克相当于5.5克海洛因,这导致很多大麻滥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过量吸食而导致的中毒现象。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近期专门针对这些“上头”电子烟发布了提醒。国家禁毒委提醒,如果大家在朋友圈刷到售卖“上头”电子烟,广告语中包含“飞行”“快感”之类的词语,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联系公安机关。

电子烟是戒烟神器?莫信!

实际上,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证明电子烟能够作为主要的戒烟辅助产品。电子烟内包含的尼古丁含量并不低,香烟难以戒掉主要原因就是尼古丁在起作用。由此看来,电子烟不仅不会帮助戒烟,而且也会导致上瘾。此外,电子烟在加热过程中还会释放甲醛、乙醛等有害物质。因此,世卫组织不建议将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做为戒烟辅助手段。

目前,有效的戒烟方法包括戒烟劝诫、戒烟咨询、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等方法。可前往戒烟门诊咨询,接受系统的戒烟治疗,可大大提高戒烟成功率。

行业将迎强监管 监管条例引争议

电子烟市场迎来巨震,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提出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有关规定执行。这是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第一次拟按专门法律监管。

对此,北京市控烟协会表示,协会已于日前正式提交反馈意见,对增加“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的提议持反对态度,认为国家烟草专卖局本质上是在执行烟草总公司的企业职能,不适合作为电子烟的监管单位。北京市控烟协会建议,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电子烟进行监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