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遭遇威胁时,为何会出现"冻结僵直模式"?
当人遭遇威胁时,为何会出现"冻结僵直模式"?
当一个人受到强烈恐惧或威胁时,可能会出现"冻结僵直模式"。这种模式是什么?它有哪些症状?长期出现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什么影响?让我们来听听精神科医师杨聪财的解释。
什么是交感神经的战或逃模式?
交感神经的"战或逃"模式(Fight or Flight Response)是一种由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启动的应激反应。当人类或动物面对潜在威胁时,这一反应会迅速调动身体的资源,准备迎战或逃避威胁。以下是其主要特征和机制:
- 激素释放:
- 肾上腺素(Adrenaline)和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快速释放到血液中,增加心率和血压。
- 心血管系统:
- 心率加快,血流增加到重要肌肉群和大脑,准备应对紧急情况。
- 呼吸系统:
- 呼吸频率加快,以提供更多氧气给身体各部位。
- 能量释放:
- 肝脏释放储存的葡萄糖,提供即时能量。
- 体内的脂肪储备被动员,转化为可用能量。
- 消化系统:
- 消化活动暂时减缓或停止,将更多血流导向肌肉和大脑。
- 感官敏锐度:
- 瞳孔扩大,视觉、听觉等感官敏锐度提高,更好地察觉环境变化。
- 免疫系统:
- 短期内可能增强,但长期压力下会削弱免疫反应。
- 皮肤反应:
- 出汗增加,以冷却体温。
生理机制
"战或逃"模式是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髓质(Adrenal Medulla)的协同作用实现的。具体流程如下:
- 识别威胁:当大脑中的杏仁核(Amygdala)识别到潜在威胁时,它会向下丘脑(Hypothalamus)发送信号。
- 启动交感神经系统:下丘脑启动交感神经系统,启动肾上腺髓质。
- 激素释放: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 身体准备:这些激素在全身作用,准备身体迎战或逃避。
这种反应虽然在面对即时威胁时非常有用,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应激状态,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慢性压力、高血压、心脏病等。了解"战或逃"模式的运作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压力,采取适当的放松和应对策略,如深呼吸、冥想和运动,以恢复身体的平衡。
副交感神经掌管的领域——什么是冻结僵直模式?
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在休息和消化状态下调节身体的功能。它主要掌管以下几个领域:
- 心率: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迷走神经减慢心率,让身体进入休息状态。
- 消化系统:增加消化腺体的分泌活动和肠道的蠕动,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
- 呼吸:减慢呼吸速率,让呼吸更为平稳和深长。
- 瞳孔缩小:调节瞳孔缩小,使得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中眼睛能够适应。
- 排尿和排便:促进排尿和排便功能。
在冻结僵直模式(freeze response)中,副交感神经系统可能会表现出过度活跃。冻结僵直模式是一种压力反应,通常发生在感觉到极度威胁或无法逃脱的情况下。这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可能会导致以下反应:
- 肌肉僵直:身体的肌肉变得紧张僵硬,这是一种保护机制,防止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 心率下降:心率可能会急剧下降,这是一种生理反应,让身体进入一种保护性休眠状态。
- 呼吸变慢:呼吸变得浅而慢,这也有助于身体进入一种低能耗状态。
- 失去行动能力:可能会感觉到无法移动或说话,这是身体在极度压力下的自我保护反应。
这种冻结反应通常是短暂的,随着压力源的消失或减弱,身体会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冻结僵直模式?
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身体的"休息和消化"功能,包括降低心率、促进消化、以及保持身体内部的稳定性。然而,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感受到强烈的恐惧或威胁时,身体可能会启动一种称为"冻结反应"的防御机制。这种反应涉及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身体进入一种冻结或僵直的状态。
这种冻结反应可以追溯到进化生物学,是一种在面对掠食者时增加生存几率的策略。具体来说,这种反应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好处:
- 降低被发现的几率:当一个动物完全静止时,掠食者可能较难发现它,尤其是掠食者是依靠运动来识别猎物的情况下。
- 节省能量:在逃跑或战斗无效或无法实行时,保持静止可以节省能量,以便在更合适的机会进行逃脱或其他反应。
- 心理上的适应:这种状态可能让个体在极度压力下暂时"麻木",减少痛苦或创伤的感受。
这种冻结或僵直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增加生存机会,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则可能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了解这种反应及其运作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恐惧,并找到更健康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