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茶梗为什么有红色也有绿色的?
铁观音茶梗为什么有红色也有绿色的?
铁观音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香气闻名。近年来,随着制茶工艺的不断进步,市场上已经很少见到带有茶梗的铁观音。然而,一些资深茶友却对带梗的铁观音情有独钟,认为其别具风味。那么,为什么铁观音的茶梗会有红色和绿色之分呢?
一般来说,铁观音的茶梗呈现出前半截(较粗的部分)为红褐色或棕色,而后半截则为绿色。纯绿色的茶梗较为少见。
红色表示茶梗的水分含量较少;绿色则表示茶梗走水较少(但也是烘烤够干的)。
在茶叶制作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序叫做"摇青"。这个过程使得茶梗中的水分通过叶脉流向叶片。由于茶梗的气孔较少,而叶片的气孔较多(主要分布在叶背),因此茶叶散发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完成的。
在活体植物中,水分子通过气孔挥发,借助木质部细胞壁的空隙(毛细管),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向上的引力,将水分从根部输送到树梢和叶片,这一过程被称为"蒸腾作用"。水分运输的能量来源于阳光。
所谓的"走水",就是指水分通过叶脉由茶梗向叶片(叶肉组织)转移的过程。
当叶片被采摘下来后,虽然叶片的水分继续挥发,但由于运输通道已经被切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所以叶片在晒青和凉青过程中会变得"疲软"。通过"摇青",可以使茶叶的水分重新分布平衡,叶片恢复活力,从而降低茶叶的氧化和酯化速度,这就是摇青的作用。
因此,经过多次重摇青的茶叶,红梗较多;而摇青次数较少的茶叶,茶梗走水不充分,保持较多绿色。因为在水分充沛的情况下,叶梗的叶绿素氧化较慢,自然呈现绿色。
至于青梗好还是红梗好,这并没有定论。制茶师傅会根据天气情况以及叶片发酵程度来决定"走水"过程。消青的茶叶,茶梗走水充分,叶片保留较多水分,叶绿素保持较多,干茶颜色偏绿,茶汤黄绿且味道浓郁。而正炒的茶叶,水分大部分集中在茶梗中,叶片水分较少,叶绿素氧化较多,成品茶叶偏黄,但茶汤清澈浅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