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4颗西梅干可预防骨松?营养专家:前提是吃对这一种
每天4颗西梅干可预防骨松?营养专家:前提是吃对这一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以骨骼质量下降、变得疏松脆弱为主要特征,极大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如今,全世界有超过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还有众多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老年人和绝经后女性。除了通过药物防治之外,人们也在积极寻找其他食疗方式。
2016年,英国《科学报告》杂志发表小鼠实验研究报告,指出日常食用梅干有助预防电离辐射引起的骨质疏松症。2022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研究指出,每天适量食用梅干,有助于绝经后女性防治骨质疏松症。不久前,这项研究又被刊载在《国际骨质疏松症》杂志上,再次使“日常食用梅干能有效缓解骨质流失”的话题成为讨论焦点。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为期12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235名绝经后女性。受试者被分为三组:不吃梅干组,每天吃46颗(约50克)组,每天吃1012颗(约100克)组。研究发现,不吃梅干的女性,胫骨骨量密度和骨强度降低;每天吃46颗梅干的女性,骨骼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虽然吃更多梅干能带来更多骨骼健康益处,但研究人员认为,出于膳食均衡的考虑(吃更多的梅干意味着摄入更多果糖),每天46颗是最佳量。
研究人员认为,炎症与骨骼健康息息相关,在高炎症状态下,人们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随之增加,尤其是女性。梅干富含的多酚类物质,在既往研究中已被证明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因此可减轻引起骨量丢失的身体炎症。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在西方饮食中,梅干由西梅高温脱水而成,与我们日常所提及的西梅蜜饯并不一样。前者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后者因为经过糖渍或者盐渍处理,营养大打折扣。”既往研究指出,肠道微生物消化膳食纤维后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能够影响破骨细胞的代谢,显著降低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富含膳食纤维的无添加梅干对于防治骨质疏松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不过,目前关于梅干的研究,有的是动物实验,而人群研究样本规模较小,样本类型都是绝经后女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朱毅说,梅干的相关功效仍需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人群观察来验证。
朱毅最后表示,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改变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度补充维生素D,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才能有效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