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土木专业成"天坑之王"更名"换马甲"?专家这么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土木专业成"天坑之王"更名"换马甲"?专家这么说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7/526436.shtm

最近,多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更名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这被视为一个时代的更迭,中国告别了大拆大建的时代。与之相关联的,除了房地产产业链的上下游,还有不少专业,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要数土木专业。这个曾是不少院校"大热门"的王牌专业,如今因为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唱衰"的论调和观点,成了考生们绕开的"天坑之王"专业。就连新开设的智能建造专业、智慧城市工程专业等,也被看作是土木专业"换汤不换药"更名而来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系主任管东芝。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土木专业更名"换马甲"啦?

针对网上关于智能建造等新专业是否由土木工程专业更名而来的质疑,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副系主任管东芝表示,智能建造这个专业,不是简单地由传统土木专业更名或升级而来,而是智能技术和工程领域相结合诞生的新工科专业,具体体现在工程建造智能化。它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结合了整个国家、社会、科技、工程建造和建造模式的发展。

对于开设这些新专业的目的,管东芝认为应该从多个层面来看待:一是目前国家的大型基建需求量仍然不小;二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使建造模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三是土木工程作为人类基本需求的行业,其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新专业"换汤不换药"?

关于智能建造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管东芝介绍,区别还是比较大。以东南大学智能建造专业为例,课程设置包括工程建造基础性知识和智能技术课程两大部分。基础性知识部分包含力学、材料、结构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不是简单地把土木专业课程搬过来,而是结合智能建造和学生培养需求,进一步按照知识点的逻辑、体系重新构建;智能技术课程部分则包含人工智能、传感器、物联网技术、机械自动化、机器人等课程,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搭建各种各样的监测系统、物联网系统,将工程对象的信息更好地转化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据。

对于网络上关于新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区别不大的质疑,管东芝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任何事物都有转变更新升级的过程,尤其是在当下的经济形势,就业方向的变化确实非常快。部分院校让学生感觉跟土木专业区别不大,也很正常,虽然区别不大但还是有区别的。相关的技术和研究还在发展,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大家不要那么着急。

土木专业从"大热门"变"大冷门"?

对于土木专业从"大热门"变成"大冷门"的现象,管东芝表示,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大家不要过度解读,妖魔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土木行业会随着国家的发展从大规模高速增长慢慢进入到平稳水平,由此产生的需求会发生变化,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高增长,但这个行业的存在有其必要性。

在招生措施方面,东南大学采取了大类培养模式,大部分学生大一不分专业,到了大一下学期或大二才开始分专业,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去往各个专业。建筑学专业原来只招收理工科的学生,现在在一些地方也开始招收文科生。

学生就业有什么新变化?

对于就业问题,管东芝表示,土木领域整个产业链所涉及的产业、企业非常广,学生的就业选择非常多。早几年国家基建发展高潮,特别是房地产发展兴盛的时候,设计院、施工企业、运营企业等都非常热门。近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下滑,学生去房地产行业就业确实少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例如施工企业、工程咨询企业、基建处等,正在往智能方向发展,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甚至游戏行业需要建造场景模型,类似产品经理的职位,学生也会去争取。

东南大学首届智能建造专业学生今年顺利毕业,就业方向主要还是在建造领域,比如国际的工程咨询公司、文旅集团的工程建设,以及施工企业的智能化岗位、电子半导体的信息化企业。从就业来看,整个行业也处于转型的态势。

对于土木工程和智能建造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管东芝建议土木专业的同学还是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土木专业是一门技术型专业,在任何地方任何时期,有一技傍身都是核心竞争力。智能建造专业的同学要坚定信心,只要坚持,在未来会走上坡路的,职业生涯可以很长,天花板可以很高。工程建造和智能技术相结合,会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其他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比不上的。同学们要保持开放的态度,拓展自己的事业,积极拥抱各种新兴技术,同时不忘初心,为智能建造的发展做出更多努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