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五点,让你在体制内快速升迁提拔
掌握这五点,让你在体制内快速升迁提拔
体制内的职务晋升到底靠的什么呢?我的回答是,高层晋升靠“势”,中层晋升靠“忠”,底层晋升靠“能”。
我们大学未毕业就加入公考大军,就是为了寻求体制内的稳定与体面,就是为了服务人民,这一点与体制外追求赚钱的目的截然不同。
当官不要发财,发财不要当官,这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体制内能走上领导岗位、当上官的都是少数人,毕竟僧多粥少、狼多肉少。
有的人仕途履历非常光鲜亮丽,到点就提拔,30岁正处,40岁正厅,55岁正部;有的人一辈子仕途终点就是正处,甚至还不到。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差距那么大,体制内升迁提拔的奥秘到底是什么,老教授分享五点体会。
一、有关系、有背景
有关系、有背景的人自然而然进步比较快,这点毋庸置疑,毕竟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另外一点,就是如果你真的没关系没背景,那你可以抱紧领导大腿。我们都知道“官”字,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是两个口,意思是说在官场要有人罩着,要能说会道,善于表达。
凡是能当上大领导的人,为什么到点就提拔,就是因为在合适的机遇抱住了合适人的大腿,所以仕途像做了火箭一样。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肯定都是率先得到提拔的,秘书、司机、办公室主任等。
就是这个道理,这些人都在领导身边工作,紧紧抱住领导大腿。
二、工作能力别太差
工作能力也是职场晋升的必备因素,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体制内只需要溜须拍马,服务领导即可。其实不是这样的,靠工作能力一样可以获得进步,前提是你工作能力别太差。
只要你不是那种烂泥扶不上墙的人,烂桃子,能力都是都是可以慢慢培养的,尽管你现在能力不够,你先上去,慢慢培养,能力总是能提升的,所以这个放在第三点。
三、机遇不可少
机遇在个人成长上也必不可少,不是说你有背景、人脉,你就可以得到升迁提拔。体制内也遵循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规则,即使你再有人脉、再有背景,能力再强,上面的位置不空下来,上面的人不退下来,一样也没用。
这种情况下只能给你提升点职级,提个二级巡视员、一级巡视员、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等有职务了再给你安排进去。哪怕是外调到外部门、外单位,也必须有空位置给你,你才可以去,所以时机这个东西也很重要。
四、群众基础
群众基础也是衡量是否提拔的一个指标,如果一个人口碑一团糟、群众意见很大,普遍反映你这个人不行。即使你再有人脉、再有能力、再有机遇,领导也会慎重考虑的,群众口碑也必不可少,那些能当上大领导的人口碑基本上是不会太差的。
五、个人的学历
我认为体制内个人的学历相对而言不是那么重要,学历和学校永远是加分项,不是必需项,所以我放在最后来讲。
当然学历确是越高越好,越高领导肯定会率先考虑的,因为你优秀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体制内确是很多。
我认为在体制内你最少有个本科学历就够了,其实公务员在招聘的时候各个级别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说我在国家部委工作,国考中国家部委招聘的岗位基本都是硕士起步,省直机关公务员也是硕士起步,地级市和县级市岗位基本都是本科起步。
六、平台很重要
人的一生想要发展好他要有个起点的问题,如果你的起点太低,你一生肯可能会被埋没掉,或者说你这个路走得会很艰难。
体制内职场也有,平台很重要,你在国家部委就是国家部委的平台,晋升提拔当然快,退休混个司局级干部不成问题。
你在乡镇基层,你干死了,干一辈子也就是股级干部、科级干部退休。
所以,平台的高低对于自己的发展也很重要,有的人在基层,还想当处级干部,我可以说,这根本不可能,太难了,因为平台太低了。
另外,我还想补充一句,体制内的职务晋升真的不要太着急,你越着急往往越会求而不得,你心态就会失衡。
体制内升迁提拔并不是越快越好,根据我多年工作经验,走得稳要比走得快要重要。
很多领导干部年轻得志,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过于急功近利,迷失了方向,飘飘然,目中无人,最终锒铛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