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分时节养生指南:四类人群需特别注意,从饮食到心理全方位调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分时节养生指南:四类人群需特别注意,从饮食到心理全方位调适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8A05G7P00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每年9月22日或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民间有谚语说“秋分多讲究,四人要防秋”,这四人指的是体弱多病者、孕妇及产后者、老年人和小孩以及情绪敏感者。秋分时节,人们应注意调养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4个节气。每年当太阳运行到黄经180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回到赤道,出现白天与黑夜时间等长的特殊现象,人们形象地将这一天称为秋分。

古书《春秋繁露》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意思是说,秋分时节,阴阳平衡,白天晚上一样长,冷热也均匀。

秋分可以说是秋天的真正分水岭。很多人以为立秋到,就是秋天了。然而,实际上,立秋只是从时间划分上标志着秋天的到来,而不是真正的秋天开始。在南方地区,通常需要出了三伏,过了处暑节气,才真正迎来凉爽的秋天。

而秋分是秋天的第4个节气,秋分到,象征着秋天的深入,天气也开始往凉快那边拐了。太阳直射点将继续往南半球转移,我们所处的北半球,接收的阳光将越来越少,白天就越来越短,晚上越来越长,温差也逐渐开始拉大,一天比一天冷。

所以,在民间,老话常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些可以说都是对入秋之后,尤其是秋分后,天气逐渐转凉变寒的形象概括。比如今年的秋分节气在阳历的9月22日,恰好今年的冷空气开始登场,根据天气预报,预计20日至22日,这股冷空气将率先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影响,后持续南下,对我国南方多地造成影响,我国南方持续多日的炎热高温天气有望终结。

“四人要防秋”,指哪4种人?

在秋分时节,老人常说“四人要防秋”,这里“四人”,并不是特指四种具体的人群,而是泛指在秋季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需要特别注意养生的人群。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体弱多病者

体弱多病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手术后恢复期、久病初愈等人群,这些人群的身体机能相对比较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比较差。秋分时节,虽然总体上天气是秋高气爽的,但是气温是下降的,且温差大,加上短期内还可能有“秋老虎”等天气的出现,很容易影响人的身体,容易诱发疾病。

加上秋季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导致人体水分流失加快,最终影响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因此,这类人群在秋分时节应特别注意调养身体,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1. 孕妇及产后者

孕妇及产后者由于身体处于特殊时期,对环境的变化尤为敏感。而秋分后气温的波动和湿度的变化非常明显,这些都可能对她们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如引发感冒、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等。因此,这类人群在秋分时节,应更加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同时,饮食上也要注重营养均衡,多吃易于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以满足身体对营养的特殊需求。

  1. 老年人和小孩

老年人和小孩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秋分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和空气湿度的变化,老年人和小孩更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引发感冒、咳嗽等疾病。因此,这两类人群在秋分时节应特别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或直接吹风。在饮食上,应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1. 情绪敏感者

秋风起,天气燥,日照短,气温掉,这样的环境容易勾起人们的忧思与感伤。尤其是对于情绪本就敏感、易波动的人来说,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因此,情绪敏感者在秋分时节应更加注重心理调适。可以通过阅读、散步、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另外,别忘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可以多跟他们聊聊天,分享你的小确幸和小烦恼,有些排解忧愁。在饮食上,可以适当摄入一些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莲子、百合等,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秋分节气的养生之道

在秋分时节,除了针对特定人群的养生建议外,还有一些普遍的养生之道值得我们关注。

  1. 饮食调养

秋分时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酸多点,辣少点。葱、姜、蒜这些火辣辣的食物,我们要少吃两口;酸酸甜甜、水嫩多汁的蔬菜水果,可以多吃。此外,秋天干燥,运动完可以补点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好东西,比如梨子、芝麻、银耳、蜂蜜,这些都是润肺小能手。汗流多了,也不要忘了喝点淡盐水,给身体加点“盐动力”,可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1. 起居养生

秋天一到,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不管是日常起居、吃的东西、心情状态,还是运动健身,往往围绕着“养收”俩字打转儿。《黄帝内经》里头有句话说得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秋天这三个月,得跟着鸡一块儿睡,一块儿起。换句话说,晚上早点儿钻被窝,帮着身体里的精气神儿好好收着;早晨呢,跟着太阳一块儿醒,让肺气舒展开来,整个人都精神抖擞的。

还有,秋天这天气,干得像老旱烟,所以得想办法让屋里头湿润点儿。咋办?很简单!放个加湿器,或者屋里头搁上几盆水,就像给空气泡个温泉澡,很快就滋润多了。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住着舒服,身体也跟着受益。

  1. 运动调养

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帮助人们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但需要注意的是,秋季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过多导致体内阳气外泄。

  1. 心理调适

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木萧条,落叶凋零,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因此,在心理调适方面,应保持神志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同时精神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调节情绪状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