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乌鲁木齐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57家企业携1571个岗位助力就业“开门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乌鲁木齐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57家企业携1571个岗位助力就业“开门红”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13/doc-inekieue0833350.shtml

2025年2月12日,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了一场春风行动暨节后复工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吸引了57家企业参与,共提供1571个就业岗位,是春节假期后乌鲁木齐市举办的首场招聘会,也是系列招聘活动的序幕。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起步即冲刺,把发展油门加起来,重中之重就是要把稳就业牢牢抓在手上,让生产线加班加点转起来、项目建设工地忙起来。

如何激活人才市场?市人社局提早谋划,各级人社部门主动作为,各企业也抢抓机遇,力争以新春就业“开门红”为全年经济发展“满堂彩”汇聚起磅礴力量。

提前谋划,精准对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调的是谋划的重要性。做任何工作开头最难,要开好头、起好步,关键是提前谋划、把路找准,对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要早思考、早研究、早计划。

如何精准对接,让就业区域匹配度更高,促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市人社局不断思考,提早谋划,在摸清企业和求职者需求上下功夫,以便有针对性地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为扎实做好节后公共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助力企业稳岗引才,我们在春节前夕就开始访企听需求。”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科科长董虎说,今年以来,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和乌鲁木齐市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开展常态化“访企入户”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掌握企业在用工招聘、技能培训、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同步建立企业需求台账、分类施策,切实以暖心服务“开好局”。

为了精准匹配岗位资源、优化就业服务举措、搭建高效供需对接桥梁,我市各级人社部门也多渠道摸清各类求职者,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员情况。

为保困难群体春节期间不失业,今年以来,我市各级人社部门以失业1年以上、大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身有残疾的登记失业人员及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援助对象,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个人主动申报等方式,了解就业困难人员情况,按照规定流程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健全就业援助工作台账,做到援助对象底数、就业状态、就业意愿、服务需求“四清”,并积极为他们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助力实现早就业。

“我们这场春风行动暨节后复工专场招聘会,也是在访企入户的基础上,邀请了用工需求量比较大的企业参加,并在招聘会前,通过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平台、乌鲁木齐市人社局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宣传,推送。”董虎说。

元道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华为充电桩在新疆地区的总代理商,今年计划在新疆范围内建设一大批充电站。“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公司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充电站建设工程师、服务工程师以及运营管理人员等岗位需求较为迫切。这场招聘会,开的非常及时。”公司招聘负责人仇萍说,现场收到了30多份简历,还有几个外地的求职者可以接受岗位出差的需求,招聘收获不错。

密集活动,搭建对接桥梁

招聘会减轻了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政府牵头举办,保证招聘岗位真实可靠,让它成为企业招聘、求职者找工作的重要选择。

春风送岗不停歇。董虎介绍,2025年乌鲁木齐市春风行动暨节后复工专场招聘会是我市“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之一。自2月10日起至3月底,我市计划在全市开展86场线下招聘会,有效地构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帮助各类企业解决节后急需用工问题,为节后返岗复工的外来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

得知市人社局要举办复工专场招聘会,新疆维草集药材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就报名了。“我们公司今年接了一些新的项目,由于业务拓展,公司刚搬到了新的厂区,目前面临着人员短缺问题,尤其是设备管理员、医药业务员等岗位空缺较大。接下来一段时间,人社部门将密集开展招聘活动,线上线下都有,我们会多参加。”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万慧说,现场收到了20多份简历,网上还收到了很多简历,将尽快筛选,安排符合条件的求职者进行面试,争取让他们尽快上岗,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推进。

当天招聘会,现场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求职者231人次,线上同步开展的直播带岗活动浏览量达6.2万人次,直播间点赞互动5.4万人次。

曹宏蔚大学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从上一份工作离职已有几个月。在社区群里看到了招聘会信息,就过来看看。

“现场招聘会,能够与企业招聘人员面对面交流,彼此能有个初步印象,找工作的效率会比较高。”曹宏蔚说,他现场与多家企业进行了交流,其中元道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服务工程师岗位挺符合他的期待,跟企业谈得也挺愉快,在等待下一轮面试,希望能顺利上岗。

来自四川的林飞学历不高,没有过硬的技能,回四川过完年回到乌鲁木齐,也在招聘会上寻找岗位。

“我没什么学历,就是出来打工的,急着找活儿干,招聘会办得挺好的。”林飞说,现场,有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穿梭在人群中,时不时询问企业和求职者需求,他说了自己的情况,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新疆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情况。“公司招聘普工,对学历和经验没什么要求,包吃住,待遇也还不错,我挺满意的,公司让我近期直接去面试,没问题就可以上岗了。”林飞说,这场招聘会帮了他大忙。

灵活场地,招聘跟着人潮走

劳动者在哪儿,招聘会就开到哪儿。细数86场招聘活动,线下招聘会场地不局限在人力资源市场,而是灵活多样,跟着人潮走。

把招聘活动办在街道、社区,将岗位送到劳动者家门口;巧借商圈、农贸市场“烟火气”,把招聘会开进商圈、农贸市场,提供多元岗位,为求职者提供“多一个选择”;借助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集中优势加持,把招聘会开进校园,助力毕业生尽快就业……

“这些招聘会涵盖了各行各业众多企业,从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到新兴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将在招聘会上广纳贤才,企业提供的岗位类型丰富多样,涉及管理岗、技术岗、销售岗、客服岗等,无论是拥有丰富经验的职场精英,还是刚刚踏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都能通过招聘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董虎说。

招工跟着人潮走,劳务输出地也是个重要场地。每年春节前后,是甘肃等地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季节。近年来,米东区先后与甘肃省武威市及中卫市海原县开展了跨区域劳务协作,并在米东化工工业园区挂牌了跨区域人才交流中心,开展广泛的就业交流合作工作。米东区人社部门将以此为基础,积极搭建交流平台,推进两地信息资源协同共享,实现岗位供需精准对接。

办好已经统筹安排的招聘会的同时,全市人社部门也将继续在常态化开展调研摸排、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活动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急需的高端人才、特殊专业稀缺人才,积极对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鼓励企业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发挥其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优势,帮助企业开展猎头招聘、人才定制等个性化引才服务,时间和形式将依据企业具体需求灵活安排,满足企业特殊人才需求。

依托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业驿站等多种渠道,不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将“招得来、留得住”的工作做得更饱满,帮助企业招人留人,全力做好节后稳就业、促发展工作。

就业不是孤立存在的问题,而是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人才供给等各方面密切相关。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做过简单调研:就业中最大的难点是就业信息不够及时、不够精准。怎样弥合就业信息鸿沟?

作为育人主体的高校、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院校和作为用人主体的企业,对此已形成加强校企互动的共识。但学科专业的优化、培养模式的调整难以一蹴而就。眼下最紧迫或最有效的,就是为求职者提供更高效、更可及的就业服务。其中,更便捷的就业信息获取无疑是重中之重。

当前,乌鲁木齐正铆足劲拼经济、抓项目。以开局出彩带动全年精彩,最关键的因素在“人”。搭建重点项目就业岗位归集平台,线上发送、点对点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既“快”,拓宽了信息传播范围,可以加速招聘流程;又“准”,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匹配精准度。同时,走进企业、项目,进行直播带岗,也能很快更广传递信息,生动直观的方式也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提升项目招工效率与劳动者就业匹配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