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怎么治疗特发性震颤?分享一张方子,化痰祛风通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怎么治疗特发性震颤?分享一张方子,化痰祛风通络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FEODP80553S5WC.html

特发性震颤,在中医学的视角中,是体内平衡失调的一种直观体现。其发生,往往与气血运行的紊乱、风痰对经络的痹阻紧密相关,致使筋脉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进而引发手抖、头部摇摆等症状。

中医在治疗震颤时,其核心理念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症状的缓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来恢复并强化人体自身的康复能力。

明代医学家楼英在其著作《医学纲目·颤振》中,对震颤有着精辟的论述:“颤,即摇晃;振,即振动。风火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动摇的现象。”他还进一步指出:“这种病症的成因多种多样,有的由风热交织所致,有的则是风寒侵袭的结果,还有的则是风夹湿痰所引起,治疗方法需因病而异。”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震颤的不同病因及其对应的治法。

接下来,田医生将与大家分享一个中医方剂,该方剂在治疗震颤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且经过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分析后施用,效果更为显著。

案例介绍

患者李先生,手抖症状已持续加重约五年。在进行如写字、夹菜、拿水杯等精细动作时,手抖尤为明显,且右手症状更为严重,同时伴有轻微的头部摇摆。他曾尝试服用心得安,但并未取得明显疗效。由于手抖已严重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他选择寻求中医治疗。

经过诊断,田医生发现李先生还存在脚凉、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时有便秘、胆小易惊、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等症状。基于这些症状,我们为他开具了以下方剂:

方剂中包含黑顺片、肉桂、白术、藿香、石菖蒲、柴胡、枳实、黄芩、黄芪、熟地、山药、浮小麦、麦冬、生龙骨、生牡蛎、钩藤、白芍、甘草、全蝎等药物。

治疗机理

其实,李先生的主要问题就在于风痰阻滞经络和气血不足。他的下肢怕凉,是由于脾肾阳虚所导致的。同时,脾肾阳虚还使得水液不能涵养木气,影响了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并化生内风。

他的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以及汗少等症状,都表明他存在脾虚湿盛的问题。水湿过重,久而久之便会聚集成痰,从而阻塞气血的通道。

肝风与痰湿相互交织,难以治愈。它们共同形成了肝风夹痰的病理状态,引发了气血的逆乱和相对不足。由于肢体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滋养,因此出现了手抖的症状。同时,肝气郁结还会化生内热,进一步耗伤气血,使得血虚生风,加重手抖。此外,由于气血不足,肠道的推动力减弱,因此还会出现大便干结的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用化痰祛风通络、补益气血的治疗方法。

在方剂中:

  • 半夏、石菖蒲、天麻、枳实等药物具有化痰祛风通络的功效;
  • 黄芪、当归、党参等药物则用于补益气血;
  • 柴胡、枳实、黄芩等药物可以疏肝理气清热;
  • 浮小麦、麦冬、生龙骨、生牡蛎等药物能够养心安神;
  • 钩藤、白芍、甘草、全蝎等药物则具有息风止颤的作用。

田卫东医生从医多年,他始终致力于为每一位患者倾尽自己的医术,帮助他们摆脱病痛的困扰,让他们感受到中医的神奇魅力和温暖关怀。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