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龙王五爷在五台山的传说
广济龙王五爷在五台山的传说
广济龙王五爷,是佛教传说中的一位重要神灵,尤其在五台山地区拥有广泛的信仰和供奉。他不仅是龙王之子,还是广济龙王菩萨的尊称,被视为财神。
一、五爷的身份与背景
本名与身份:五爷本名圣衍,是龙王的第五个儿子,因此也被称为龙五爷。在佛教传说中,他不仅是龙王之子,还是广济龙王菩萨的尊称,被视为财神。
化身与护法:有说法认为五爷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因向南海观音菩萨发愿护法,被观音菩萨点化,并得到如来佛祖赐予的“金元宝”、“财源库”、“聚宝盆”三件招财法器,掌管人间财富分配。另一说法是,他因倾慕人间的美好和文殊菩萨的智慧,私自离开龙宫,化作凡人前往五台山修行,后被文殊菩萨降服并赐予佛心,成为广济龙王,守护五台山和当地百姓。
二、五爷的传说与事迹
降服与护法: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恶劣,农民无法耕作。文殊菩萨为解救百姓,向东海龙宫借了一块清凉宝石“歇龙石”。龙王五儿子得知后,尾随文殊菩萨来到五台山讨要宝石。文殊菩萨在娑婆寺开辟五台山第一个道场时,龙五爷化身农夫在附近的黄花梁落脚,在争执中,他用龙尾扫平了五个山顶,形成了现在所见的五座主峰。但文殊菩萨以智慧和慈悲感化了五太子,最终将他降服,使其成为五台山的护法,专管五台山的云雨。
显灵与有求必应:五爷在民间信仰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人们常向他祈求降雨以解旱情,或在灾难来临时保护他们免受伤害。因人们向五爷求财往往有求必应、应之必灵,故他也被誉为“龙五爷财神”。
关于五爷显灵的传闻在人群中广为流传,传说五爷随文殊从黄花梁落脚五台山后居无定所先在东台沟、阳坡道、东庄村一带扛长工,打杂工谋生。民间有关五爷扛长工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一个十亩地里一根谷的故事广为流传。据说五爷在东庄村为寺庙种地十亩,五爷种谷与众不同,其他长工起五更睡半夜终日辛苦劳顿,而五爷种的十亩谷子地里的谷苗与稗草由它自由生长不作锄耨耙耧,只对其中地里的一根谷苗给予精心照料,锄耨灌溉悉心培育。其它长工说五爷如此种地年底别想工钱,人也会被东家打跑。秋收时其他长工累死累活,而五爷在其地里用镰刀只割了他培育的这一根谷子扔回了打谷场。其它人打谷场打场忙里忙外,而五爷一人在家喝酒逍遥自在。等到其他长工把秋粮归仓了,五爷才把自已收割的这根谷子蒲在场里,其他长工围着打谷场看五爷如何收场交待寺庙东家。只见五爷叫东家把所有的粮仓腾空出来,只见他不用人工,把东家的一头毛驴驾起来拉着辂磴辗起这根谷子来,这谷子越辗越多,五爷扛了一袋又一袋谷子把备好的粮仓装了个滿满荡荡。把长工、东家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其他长工春播秋收起早摸黑辛劳一年不如五爷十亩地种一根谷。秋收后五爷的传奇故事在五台山周围传播开来,人人认五爷是神。五爷呢,领了工钱喝酒去了。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忽然不见五爷了,后来有人在北台顶见过五爷,也有人在黄花梁见过五爷的身影,只是倏忽就不见了。从此人们认定五爷就是五台山的护法神,五台山里自从来了龙五爷,风调雨顺,所有上五台山朝台者事事顺心,个个如意。忽然有一日在塔院寺下的万佛阁有熟人又看到五爷的身影,人们知道后竞相传告,但五爷又不见了,其后人们感念五爷的功德在今万佛阁中央供奉五爷的形象。五台山的名声也因五爷的恩泽逐渐世间传播开来。康熙皇帝在困境中得五爷指引走出山谷的故事,就进一步增添了五爷的神秘色彩。
三、五爷的供奉与影响
五爷庙:五爷庙(龙王殿)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之一,建于清代。后因五爷托梦要求重建和重镀金身,于民国六年(1917年)进行了重建和改造。五爷庙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重檐歇山顶的设计,并在多处用龙、凤、狮等图案剔透镂刻而成,富丽堂皇。
信仰与影响:五爷在五台山拥有崇高的地位,被视为主要的护法神之一。他能够护佑五台山及其周边地区,为香客和游客带来顺利和吉祥。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五爷的圣诞日,此时五爷庙内外人头攒动,前来进香的人们络绎不绝。
综上所述,广济龙王五爷的故事融合了佛教传说、民间信仰和历史传说等多种元素。他作为五台山的护法神和财神,在信众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