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切朝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传统财务管理如何应对智能转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切朝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传统财务管理如何应对智能转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495610.html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财务管理行业迎来极大挑战,无论从理念、技术还是趋势层面而言,创新和改革都是行业的主旋律。智能财务是通过现代科技与财务管理领域的结合,运用智能科技和管理会计理念,紧随企业数据化步伐,其发展经历了会计电算化、财务信息化等进程,当下发展至智能财务阶段。智能财务对现代企业的运营提出了新要求,企业管理者需转变观念、放开眼界,积极投入到基于智能化视角的发展建设中去。

企业对数据的需求

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之快、市场竞争程度之高、资源转化规模之大,使得企业对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提供企业管理者所需的各项数据、报表,还要定期、不定期地上交统计、税务、工商、行业协会等各管理机构要求的各类表单。当下,企业对数据的需求主要涉及以下4个方面。

信息共享需求

企业建设和应用ERP系统或企业0A系统的初衷是为了节省人力资本,提高工作效率,但实际情况是,原本为了整合数据而形成的ERP系统被按照传统模式进行了人为切割,导致数据的录入和使用是同一个部门,背离资源整合的初衷。ERP系统在整合企业数据的过程中原本应起到有机联接各部门业务的作用,但实际作用却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财务管理的架构和职能并未与信息系统的设置架框形成有机结合,使得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出现“水土不服”。企业想要实现财务管理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就需要应用智能财务对工具、理念、组织框架进行全方位改造。

即时可视化需求

企业中的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核心考核指标,有些是财务数据,有些是非财务数据。智能财务最基本的要求是将这些数据即时、可视化地展现出来。例如,经营部门每月的新增合同金额、新增客户数量等;财务部门每月的客户利润情况、收款情况、付款情况等;工程部门每月的项目检查情况、处罚情况、整改情况等。在这些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可加入年度考核指标,用饼图或柱状图等形式展现,让每位员工直观、明了地看到自身工作对核心指标产生的影响和变动,从而对其形成激励作用。

决策支持需求

科学决策不仅需要管理者具有丰富经验,更重要的是需要数据支持。智能财务就是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之间的整合和重构,从各个维度对问题进行阐述。例如,在供应商管理过程中,与某一供应商相关的所有财务数据均正常,但该供应商涉及一项大额诉讼信息,此时这项非财务数据很可能对原有决策模型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智能财务既需要对常规决策建模,以提高业务的决策效率,也要引入一些关键的非财务数据。这些非财务数据往往对决策的影响重大,引导决策者注重非常规数据的提示作用。

数据挖掘需求

数据挖掘是指对核心指标的层层分解,并在每个层次中呈现管理者所需的信息。数据挖掘始终是财务管理领域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不同管理者对同一个问题需要不同的支持数据,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数据提供者的工作量。智能财务可借助商业智能工具,在整合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重构,从而满足个性化需求,数据提供者只需对标准表单进行操作即可。

数智经济时代的会计岗位变化

随着数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行业的深度渗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行业正面临着重大变革,高校的财会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当前,企事业单位的智能化财务管理、金融部门的智能化财务分析、会计师事务所的智能化审计等新岗位需求不断增加,就企事业单位而言,未来将会出现智能财务核算师、智能财务工程师、智能财务运营师和智能财务规划师四个岗位。

  • 智能财务核算师需要在传统核算的会计理论、方法基础上,还要具备智能化设备的操作能力。
  • 智能财务工程师需要设计财务系统,能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把海量数据提炼成有价值的数据。因此,智能财务工程师需要了解会计原理,懂系统设计和智能化算法,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理工科知识背景,比如计算机、人工智能、数学等。
  • 智能财务运营师要通过业财融合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创造。智能财务运营师不仅需要掌握管理会计原理,也需要掌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企业生产运营的特点。
  • 智能财务规划师需要负责企业战略与财务的衔接,甚至参与商业模式和战略的制定。因此,智能财务规划师需要具备必要的会计知识,还要有企业战略、风险以及宏观经济等多方面知识。同时,智能财务规划师是一个创造性岗位,要求从业者会做知识的整合,并对各方面内容融会贯通,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并协助战略落地。

会计岗位人员的淘汰和变化,取决从业人员的终身学习能力。未来,单纯从事核算岗位的人员会大幅减少,智能财务工程师和智能财务运营师岗位需求会大幅增加。从事核算岗位上的人员,经过自学,具备一定的知识整合能力后就能从事智能财务运营岗位,但如果一直固守传统的记账工作,就会被淘汰。

大学要培养学生的硬技能、软实力和健全的人格

面对岗位需求的变化,大学要培养出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因此,会计类专业的高等教育要做到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硬技能。首先,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在传授会计专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和学生形成互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此外,知识传授还包含人文素养系列知识。同时,也要学习相关理工科知识如物理、化学、数学及必要的生产运营知识。

其次,助力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能力不仅有会计专业能力还有数据处理能力,数智经济时代,传统的财务数据只是数据中的一部分,还有大量和财务数据相关的企业运营、销售,甚至宏观经济数据,因此数据处理能力是对财务人员非常重要的要求。另外,要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第二方面,培养学生的软实力,包含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和创造力。

第三方面,培养学生人格的养成。学生要具备健全的人格,人格中包含职业道德。我们做过一项研究,让企业财务总监对未来财务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进行打分,其中职业道德得分最高。

财会教育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

对高校中的财会教育而言,数智浪潮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机遇。部分高校开设了智能会计专业,部分高校开设了智能会计方向或数字财会方向。未来,会计专业要在教学内容、培养层次、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教学内容方面,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要分如下几大类:第一类是通识课程,如哲学、历史、文学、数学等课程;第二类是经济管理平台课程,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第三类是专业必修课,开设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第四类是选修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设若干模块课程:如数智经济模块、专业精深模块、知识整合模块、行业精选模块、国际理财模块等等,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有目的地选修。我们建议开设大数据与财务决策、智能会计、智能审计等课程并放入数智经济模块,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数智素养和能力。

在培养层次方面,在财会专业领域,除4年制本科教育以外,会有5年制或6年制的本硕连读。理想状态下是6年制本硕连读,前4年是本科教育,学习通识课程和与数智相关的理工科课程,后2年是会计专业教育,学习财会专业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比较好地掌握通识教育的知识,又具备理工相关技能,也有财会专业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很多基础知识内容已经不需要通过课堂讲授,学生通过看教材和网络视频课解决知识的传授问题,通过大学课堂上讨论问题来实现能力提升。未来的大学课堂,应是问题讨论、案例分析或到企业开展的行动学习相结合的教学。

文章来源: 财务管理研究,牛闻联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