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同样都是打青霉素,为啥老外都不皮试?难道我们的青霉素不如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同样都是打青霉素,为啥老外都不皮试?难道我们的青霉素不如人?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FC1G13U05566LY9.html

青霉素,这种被誉为“神药”的抗生素,在中国使用时需要进行皮试,而在西方国家却不需要。这种差异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和科学原因?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个有趣的现象。

说到青霉素,这是一种救了不少人性命的“神药”。在旧时,青霉素被称作“盘尼西林”,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天然抗生素。

二战时期,青霉素价比黄金,一药难求。如今,青霉素已是十分常见的药物,相信大家感冒发烧都打过,那应该都记得,打之前要先做皮试。

但奇怪的是,同样是用青霉素,老外打之前却不用做皮试,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我们那么多年做的皮试都是白挨针了?


救命解药青霉素,水土不同使之异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要追溯到最早中外对青霉素的研发

青霉素最早是由英国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的,他在研究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这种新型霉菌。

后来,他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这种霉菌产生的物质对细菌有抗菌作用,于是“青霉素”就这么诞生了。它的应用能够使得许多疾病的治疗更加有效,能够为医疗人员带来更多的抢救时间。

后来,到了1942年,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被人研究出来了,它将更广泛地用于治疗人类疾病。


不过当时是美国率先发现了青霉素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又正逢二战,因此他们对药物的制作过程把控得非常严格,不愿让其他国家知道它的制作方式。

不只是中国,很多法西斯国家也是求之不得。所以中国当时只能从香港和其他地方的黑市上购买,最贵的时候达到了一两黄金一瓶青霉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开始慢慢研发出属于自己的青霉素。在1951年,上海成功试产第一支国产青霉素。

在1953年,上海第三制药厂应运而生,标志着我国抗生素生产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在1958年,中国沈阳创立了第一个生产青霉素的药厂,并且也开始生产批量化的青霉素。


然而,无法否认的是,我国当时的青霉素提纯技术比较落后,或者为了控制成本,市面上大部分青霉素的纯度,相较于国外研发出来的纯度,还是低了太多。

这些不纯的青霉素,分子结构非常不稳定,它在生产过程及之后的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分解,产生一种杀伤力很强的蛋白质,从而导致大量的人发生过敏反应

这些反应症状,会随着不同人体质产生不同的效果,轻则发生皮疹,重则休克甚至失去性命。

于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不少医院在打青霉素之前,会用皮试的方法,测试患者是否过敏。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不少地方的医院,需要用皮试来判断用户是否对青霉素过敏,而在西方却不用皮试,原来就是“水土使之异”。

不过,就算是皮试,也不能保证能100%避开过,总归会有“漏网之鱼”。

在测试中,仍然会有“假阳性”“假阴性”的区别,因为人的体质存在不同性,这就会导致假结果的出现。

比如说有人因为皮肤是易过敏体质,明明打青霉素是没问题的,但皮试就是会过敏。

西方人真的没有皮试吗?

那西方的青霉素真的就安全到大家放心不皮试吗?

其实未必,很多人都是“想试试不了”。很多西方国家,当地专家也认同用皮试来进行测试,认为这是目前最能够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

但不知道为什么医院就是不用,而是用一种,听起来就更高级的“青霉素过敏评估”检查。

美国一次青霉素过敏评估,平均下来需要耗费220美元,整个过程需要3h才能完成,不仅昂贵还相当麻烦,因此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

再加上当地人经过评估后发现,只有不到1%的人真正对青霉素过敏,所以他们索性不做过敏测试了。至于那1%会过敏的人,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在英国,专家也是同样认同皮试,他们还认为没有确诊青霉素过敏的人,应该对其进行评估。其他就是和美国一样,认为不用在每一次使用青霉素药物之前,都做检查。

这种过敏评估检查,其实大部分国家也都没有。所以,皮试才是更普遍高效的过敏筛查方式。

然而,就连我们眼里如此简单的皮试,也不是所有地区都有的。比如在南非,条件落后的人几乎没有皮试的机会。

就算在一些机构有青霉素皮点测试,但非标准化测试的灵敏度和预测值,都不够理想。

虽然说南非倒是也有做出理想效果的测试,但整个过程极为麻烦。所以还是无法应用到更多人身上。

所以,阻止青霉素过敏的关键,不是花里胡哨的测试方式,而是如何提高青霉素的纯度

高纯度青霉素导致过敏的概率,仅在0.004%-0.015%,确实还是让人比较放心的。

皮试的来源,中国青霉素为何不进化?

那么,肯定有人要问了,现在的中国这么强大,为什么不将青霉素进行改造,让它的纯度更高,这样就不用做皮试了。

做皮试的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有的。做皮试,不仅是为了安全保证,也是考虑到成本的。

欧美国家的青霉素纯度,确实会比我们更高。

但相对的,我国一支国产青霉素只要6块钱,而欧美的一支青霉素约合人民币就要30多块钱了。如果在后期要将技术引入,那成本可就不止于30多,肯定还会上升。

这对于一些基层人民来说实在是没必要,所以就保留了现在的皮试方式。

另外,青霉素价格便宜,也能够让更多人将重心,放在医疗技术而非药物上,市场上也会有更多的“物美价廉”的真正有用的药品出现,这样老百姓也不会苦于“看病贵”的问题了。

另外,大家可能会注意到,现在青霉素正在逐渐退出医疗界,能提供青霉素的医院也越来越少。

青霉素类由2003年的38.91%,逐年下降至2009年的20.23%。说明旧式的青霉素,已经无法满足人体的需求了,新一代的青霉素也在不断升级改造。

这还是与我们人体相关,随着医疗的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抗生素滥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就使得不少人对以前的青霉素,产生明显耐药性。

所以,注射型的青霉素,不再像之前那样,可以对各种病菌进行消杀了。

而且,随着医疗的进步,抗生素种类也越来越多,如阿莫西林、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类。

这些药物,也不用通过注射来被人体所吸收了,口服的药剂也越来越多,所以更多的人也不用再进行皮试了。有更加低风险的口服,就没人想要去皮试了。

可以说,皮试可能会成为大部分人“童年的回忆”了。

对于一些制药工厂来说,青霉素价格低廉,他们能获得的利润就少。

现在市场上有不少药物的副作用更小,利润更丰厚,那么制药厂怎么会还死盯着青霉素不放呢?自然是会选择能赚更多钱的药物了。

和很多事物一样,青霉素这个一代神话也要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也在另一方面见证着我国的药物进步史。

不过,在青霉素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上的医疗差距,只有多学习他人长处,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起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