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血压为何要吃降压药?ARB类药物在蛋白尿治疗中的作用
没有高血压为何要吃降压药?ARB类药物在蛋白尿治疗中的作用
蛋白尿是常见的肾脏疾病症状,而ARB类降压药(如氯沙坦)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蛋白尿。即使患者没有高血压,医生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此类药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
氯沙坦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临床上简称ARB类药物。还有一种和ARB类似的药物,叫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简称为ACEI。ACEI和ARB都属于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发挥降压作用。
研究发现,肾病患者普遍存在肾血管压力升高,ACEI和ARB可扩张肾脏微血管,且其对出球小动脉的扩张作用大于入球小动脉,从而降低囊内压,改善肾小球内高灌注,改善肾脏微血管压力,起到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延缓肾脏病进展。
我国著名的肾脏病学专家侯凡凡院士于国际上首先发现了ACEI和ARB降低尿蛋白的作用,是肾脏病治疗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已作为蛋白尿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CEI类药物包括:培哚普利叔丁胺,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常用的ARB类药物包括:氯沙坦,缬沙坦,奥美沙坦,替米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阿利沙坦等。
那么,患者应该如何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呢?
针对蛋白尿患者,如果已经存在高血压,推荐足量使用ACEI或ARB用于降压降尿蛋白,一般是推荐剂量的2~4倍,目标血压为130/80mmHg。以获得降低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的最佳效果。对于血压正常的患者,应尝试常规推荐剂量使用ACEI或者ARB,如患者无低血压或干咳等不良反应,可尝试增加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应确保患者肾功能稳定,且血肌酐<265umol/L的情况下方可开始应用ACEI或者ARB,使用过程中应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情况。
蛋白尿的治疗非常复杂,根据肾脏病病理类型和肾功能的不同,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ACEI和ARB类药物作为蛋白尿非免疫抑制治疗中最重要的药物,需要在肾脏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和调整,也请发现蛋白尿的患者尽早到肾内科就诊和治疗。
本文作者:李 舒 王 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本文审核:汪年松(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