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国省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资源分布特征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省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资源分布特征研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fx361.cc/news/2024/0816/24703025.html



研究背景与目的

医护人员是基层医疗重要的服务提供者,在保障民众健康、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医护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量、结构等方面,少有针对医护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力资源空间发展趋势,为优化医护资源空间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3—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8—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各省年度数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统计数据。研究采用卫生密度指数(HRDI)综合反映2012—2021年我国基层医护人员的人口与地理分布,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计算全局Moran's I指数对2012—2021年我国基层医护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计算局部Getis's G指数对2012—2021年我国基层医护资源配置热点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

  • 医护资源配置情况:2012—2021年,我国各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医师数和护士数均有增加。其中,东部地区医师数和护士数增加最为显著,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增加幅度相对较小。东部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医师数和护士数始终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 HRDI情况:2021年,执业(助理)医师的HRDI值位于前三位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HRDI值最低的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别是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注册护士的HRDI指标最高的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是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注册护士HRDI值较低。

  • 空间自相关分析:基层医护资源的全局Moran's I指数在2012—2021年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执业(助理)医师全局Moran's I指数在2016年由负值转为正值,表明空间相关性显著增强。护士全局Moran's I指数始终处于负值,但整体趋势逐渐接近于0。

  • 热点分析:2021年出现3个冷点区域,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等。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等地区。

讨论与建议

  1. 加大基层医护储备,提高医护配比: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持续投入机制,有效的物质和精神激励,使卫生人员获得物质保障和工作价值,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从事基层医疗工作。同时,应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以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2. 兼顾人口与地理配置,推广远程医疗:应关注偏远地区居民的就医问题,按地理面积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高其配置的地域公平性。同时,考虑到地理、经济和人口等因素的差异性,加强西部地区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突破地理环境复杂导致的医疗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局限。

  3. 优化资源分配,缩小地区差异:应加大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基层医护资源的投入,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冷点地区医护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政府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完善和推进西部医疗卫生人才振兴计划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向适应中西部自然环境的本地生源倾斜,鼓励医师和护士到中部和西部地区从事基层医疗工作,并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结论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资源配置逐年增加,但各省份间配置差异明显。医师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护士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分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西部地区HRDI低且为资源分布冷点,而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医护资源配置较好。为此,为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资源空间配置,应加强基层医师和护士队伍建设,提高医护比;在人力资源规划上应兼顾人口与地理配置,推广互联网医疗以改善医疗服务可及性;加大中西部资源投入,推进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全科医学》期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