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玩水的7个安全守则,家长建议收藏!
儿童玩水的7个安全守则,家长建议收藏!
炎炎夏日,戏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然而,溺水事故频发,给无数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为了确保孩子们在水中尽情嬉戏的同时,又能远离危险,以下7个安全守则请家长务必收藏!
1. 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
孩子们应该去正规的、安全的、卫生的游泳池或者沙滩。这些场所一般都有专门的救生员,而且有完备的安全设备,可以极大地减少溺水的危险。反之,如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特别是未开发或警示标示较少的地方,常有暗流等危险,孩子们要尽量避开,也不能擅自下水。
2. 做好防护措施
孩子们在水上运动时,穿着适当的泳具是非常重要的。游泳衣、游泳裤、帽子、耳塞、鼻塞、护目镜和救生圈,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好帮手。尤其是救生绳,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使用者提供浮力,降低溺水的危险。另外,在入水之前要先做好热身,这样可以防止出现诸如抽筋之类的突发状况。
3. 家长看护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监督是孩子在水边的最后一道防线。不管是在游泳池、沙滩或其他水域,父母都应该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他们的视线之内。不要让孩子独自在浴盆、浴缸或露天水源旁,即使时间很短,也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危险。
4. 避免危险行为
要防止溺水,首先要让儿童知道水的危险。父母要清楚地告诉孩子,不能随便下到陌生的水域,也不能在高空潜水、在水里玩耍,因为这样很容易发生事故。在此过程中,要教育孩子在水中要保持冷静,不要因为惊慌而作错误的判断。
5. 考虑健康状况
儿童体质各有差异,父母应根据孩子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当的游泳项目。如果小孩有心脏方面的问题,应该尽量避免参加。另外,在游之前要确定小孩的身体状况,饿、饱、困、病,都都不宜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6. 教育与预防
防止溺水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父母要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通过讲故事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幼儿认识到水的危险,并使其自觉地遵守各项安全规程。在开放水域玩耍时,要和孩子约定安全事项,比如,要时刻保持在家长的视线之内,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7. 应对突发情况
掌握自我保护与急救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一旦发现溺水事件,家长应保持冷静,立即呼救并寻求专业救援。同时,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如仰漂等,也能在关键时刻为孩子争取到宝贵的救援时间。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在享受夏季游水之余,也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通过选择适宜的游泳场地,做好防护措施,注重父母看护,避免危险行为,注意身体健康,加强教育和防范,学会处理紧急状况的技巧,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安全、更愉快的玩耍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每个儿童的童年,用平安做孩子们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