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PPT逻辑更清晰?5个逻辑框架要掌握,你知道几个?
如何让PPT逻辑更清晰?5个逻辑框架要掌握,你知道几个?
在制作PPT时,清晰的逻辑结构是确保内容易于理解的关键。本文将介绍5种常用的PPT逻辑框架,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内容,让复杂的信息变得简单明了。
问题解决逻辑
问题解决逻辑本质上是一个问题解决模型,适用于常规业务分析解决方案。其逻辑结构为SCQA(场景/冲突/问题/措施)。
S(场景):首先需要把问题存在的背景,以故事的形式让听众清楚这是什么场景下发生的事,为后续推出的措施做铺垫。
C(冲突):冲突其实就是痛点,遇到的困难,这种冲突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
Q(问题):问题是该逻辑模型下的核心之一,这里的问题不是场景下的所有问题,而应该是由冲突推导出来的具体问题。同时该问题还应该是最后一步A可以解决的问题。
A(措施):措施是该逻辑结构下的压轴,需要针对由冲突引导出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1/2/3/4.
金字塔逻辑
金字塔逻辑本质上是一种内容细化逻辑,其特征包括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结论先行:金字塔框架需要首先给出观点或者结论,然后再陈述分论点和论据来支撑整个观点或结论。即使PPT分为几个部分,也需要把这几个部分的标题凝练,成为这个观点或结论的分论点。
以上统下:在金字塔结构中,上一层永远是下一层的总结概况;下一层永远是对上一层的具体解释和支撑论据。
归纳分组:在金字塔结构中,必须把属于同一个逻辑范畴的分论点或者论据归属到同一分组中。
逻辑递进: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对观众来讲不仅是清晰的,还具有一定吸引力,观众会随着展示一层一层剥开事实真相,找到问题的答案。
新品介绍逻辑
新品介绍逻辑主要用于介绍一个新产品,推广一个新理念或者教会一项新技能。其逻辑框架为Why-What-How。
Why:介绍新的东西,首先让调动观众的好奇心,所以必须首先引导他们产生了解的动机和兴趣,兴趣没有调动起来,后续内容也就没有了吸引力。
What:在Why的引导下观众产生了解兴趣后,顺水推舟接介绍新事物是什么,包括概念,特征,呼应前一步的Why,解释它所能带来的好处,优点,从而在观众心里建立信任。
How:建立信任后,引发强烈兴趣后,自然就要介绍如何使用,如何购买,打消顾虑,给观众一个理由,产生认同心理或购买行为。
时间维度逻辑
时间序列在工作型PPT中使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年终总结和明年计划报告中。其要点包括维度一致和时间连贯。
维度一致:整体要么按照月份,或者季度,不要整体分为四个部分,一个部分讲季度,一个部分讲月份。错误示范:一.2018年一月份采购工作二.2018年二季度采购需求三.2019年全年度采购计划
时间连贯:时间序列的逻辑重点就在于时间的连续性,如果忽然中断一个或几个时间段,整个逻辑就失去了意义。
并列说明逻辑
并列说明逻辑框架是一个说明型而非说服型框架,主要目的是介绍,而不是说服对方达成某个目的。其逻辑框架为罗列,注意并行的元素不要过多,以6个及以下为佳。
总结
PPT首先需要确定内容的类型,从而选择合适的逻辑框架,根据逻辑框架确定逻辑结构,从而让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让观看者更容易接受。
- 问题解决逻辑:适用于常规业务分析解决方案,逻辑结构为SCQA(场景/冲突/问题/措施)
- 金字塔逻辑:本质为内容细化,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 新品介绍逻辑:逻辑框架为:why/what/how
- 时间维度逻辑:保持维度一致与连续性
- 并列说明逻辑:主要目的是介绍,逻辑框架为罗列,元素不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