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视角下的糖尿病预防与调理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视角下的糖尿病预防与调理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sxlnbs.com/NewsDetail/5445310.html

为了加强老年人对糖尿病的认知与防范,横岭中心卫生院于2025年1月6日中午在曹湾村村委会开展了一场“老年人中医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讲座内容如下:

中医眼中的糖尿病

在中医里,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发生主要与体质、饮食、情志、劳欲等因素有关。

我们的体质很关键,有些人天生阴虚体质,体内阴液不足,就容易生内热,这就好比身体里的水少了,火就相对旺了。饮食上,如果长期吃肥甘厚味的食物,像大鱼大肉、甜食、油炸食品,就会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不能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身体需要的营养,反而变成痰湿、积热,这些东西在体内堆积,就会引发消渴病。情志方面,长期的焦虑、紧张、恼怒,会影响我们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不畅,气郁化火,灼伤阴液,也会引发消渴。还有过度劳累、房事不节,会损耗我们的肾精,肾阴亏虚,虚火内生,同样会引发消渴病。

糖尿病的中医症状表现

糖尿病在中医里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也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多饮就是总感觉口渴,想喝水,怎么喝都觉得不解渴;多食是吃得多,可还是容易饿;多尿就是小便次数增多,尿量也多;体重减轻就是在吃得多的情况下,体重却逐渐下降。但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有的只是觉得乏力、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所以咱们老年人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

中医调理糖尿病的方法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要清淡、均衡。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控制主食的量,多吃粗粮,像玉米、燕麦、糙米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较慢,不会让血糖快速升高。蔬菜可以多吃一些具有降糖作用的,比如苦瓜,它被称为“植物胰岛素”,能清热泻火、降低血糖;还有南瓜,含有丰富的果胶,可以延缓肠道对糖的吸收。另外,山药、枸杞、黄芪等药食同源的食材,也可以适当食用。山药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枸杞可以滋补肝肾;黄芪能补气固表,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调理都有好处。我们可以用黄芪泡水喝,或者用山药煮粥,简单又有效。

运动调理

中医的运动讲究动静结合,像太极拳、八段锦就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呼吸,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功能。八段锦每一式都有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能锻炼全身的肌肉和关节,调节脏腑功能。建议大家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到1小时,微微出汗就可以了,不要过度劳累。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饭后1小时左右,这样既能帮助消化,又能降低血糖。

中药调理

中医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开出个性化的中药方剂。如果是阴虚燥热型的糖尿病,常用的方剂有消渴方,里面有天花粉、黄连、生地黄等,能清热泻火、养阴生津。如果是气阴两虚型,就会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起到益气养阴的作用。中药的服用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者停药。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调理方法。我们身上有几个穴位对调节血糖很有帮助,比如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足三里是胃经的重要穴位,按摩它可以健脾和胃、调节气血;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经络的交会穴,能滋阴益肾、健脾利湿;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按摩它可以补肾益精、引火归元。每天用手指按揉这些穴位,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长期坚持,对控制血糖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血糖

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建议大家备一个血糖仪,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并做好记录。

注意足部护理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部病变,所以要特别注意足部的清洁和保暖。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要太高,洗完后要擦干,尤其是脚趾缝。要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鞋子要宽松、透气,袜子不要太紧,避免脚部受伤。如果发现足部有破损、水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所以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如果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要及时治疗,不要拖延。

通过知识讲座资料发放使大家都能重视糖尿病的防治,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用中医的方法来调理身体,控制好血糖,健康快乐地生活。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