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提醒】春夏吃姜好处多,但这种姜千万别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提醒】春夏吃姜好处多,但这种姜千万别吃!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5/02/10/1510909.html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养生保健的好时节。作为常见的调味品和中药材,生姜具有健脾胃、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效。但是,关于生姜的食用也有很多讲究,比如早上吃姜如喝参汤,晚上吃姜如吃砒霜,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生姜皮要不要去掉?哪些人不适合吃生姜?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并介绍多种实用的生姜食疗方。

生姜的好处

生姜性温、味辛,能健脾胃、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现代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还含有姜辣素、姜黄素、生姜精油以及姜黄酮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于抗氧化、抑菌、抗肿瘤、降血脂有一定作用。

生姜的两个传言

1.早上吃姜如喝参汤,晚上吃姜如吃砒霜?

生姜辛温,有助于生发阳气,早晨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人体阳气也是生发的,此时吃生姜,可以为一天的人体活动打下良好基础,就像喝了参汤一样,人体阳气得到了补充。

而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人体阳气也是沉降、潜藏的,如果此时再食用辛香食物,可能会导致出现失眠、烦躁、盗汗等不适症状。特别是阴虚火旺人群,表现为口舌干燥、咳嗽、大便干、心烦易怒、睡不着觉,这类人群晚上最好避免食用生姜。

2.吃姜不去皮,吃错一身疾?

针对吃姜要不要去皮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辨证使用。

生姜皮味辛、性凉,含有丰富的姜酚和姜黄素等成分,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生姜皮常被用于调理人体水液代谢,有助于消除水肿,并对部分皮肤问题有缓解作用。

什么情况下去皮?

  1. 脾胃虚寒的人群
    在吃生姜的时候最好把生姜皮给去掉,因为生姜皮性凉,并不利于养护脾胃。

  2. 得了风寒感冒要驱寒时
    如果使用生姜来驱寒的话,最好把生姜皮给去掉,以免皮的凉性制约了生姜辛热的作用。

  3. 搭配海鲜时
    搭配海鲜水产这些凉性食物吃的时候,生姜最好去皮,这样可以平衡寒性。

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去皮?

  1. 身体水肿时
    吃生姜可以不去皮,以发挥其利水消肿作用。

  2. 平时做菜时
    平时做菜也可以不去皮,保持生姜的药性平衡,避免上火。

  3. 制成五皮饮
    五皮饮(陈皮9克,生姜皮6克,茯苓皮24克,桑白皮9克,大腹皮9克)可以帮助治疗急性肾炎水肿、怀孕后期妊娠水肿、经期水肿或者由于疾病导致的腹水、四肢水肿等。

注意!这种姜千万别吃

发霉、腐烂的生姜,含有有毒物质,比如黄樟素,食用之后可能会诱发肝癌、食道癌等癌症,所以发霉、腐烂的生姜不能食用。

姜的花样吃法

1. 姜汁蜂蜜膏

功效: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用于外感风寒、寒痰咳嗽、肺寒久咳。

材料:生姜250克,蜂蜜100克。

做法:生姜洗净,捣烂后榨取姜汁。把姜汁与蜂蜜倒入锅中,小火加热收膏,制成姜汁蜂蜜膏,灌入瓶中,密封后放冰箱冷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取1大匙膏,加温水调服。

2. 姜橘椒鱼汤

功效:温中散寒,补脾开胃,理气止痛,用于胃寒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虚弱乏力。

材料:鲫鱼1条(约300克),干姜、橘皮各15克,香菜段少许,葱段20克,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将干姜、橘皮放入调料包,封好口。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撇去浮沫,放入葱段和调料包,小火煮20分钟,加盐,略煮。煮好的鱼汤盛入汤盆,撒入胡椒粉和香菜段即成。

3. 白果萝卜姜丝粥

功效:消食化痰,纳气平喘。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用于冬季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嗽喘急、痰多稀白。

材料:白果6颗、白萝卜300克、糯米100克、生姜3片,食盐或冰糖适量。

做法:将萝卜、生姜洗净切丝;白果洗净,放入沸水中稍微焯一下,去掉种皮和胚芽(去衣和去芯);将以上食材与淘洗好的糯米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同煮,武火煮开后转文火再煮半小时左右。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加入冰糖或食盐。

4. 豆豉姜

功效:解表发汗,帮助治疗轻微感冒;生发阳气,帮助改善低落的情绪,让心情好起来。

做法:生姜去皮、切片;把切好的姜片放入白醋中,加入适量豆豉,搅拌均匀后腌制2小时。

5. 生姜饮

功效:《圣济总录》中记载,生姜饮具有帮助发汗、促进代谢、暖胃的功效,有助于养颜、减肥、强身健体。

制作方法:取生姜50克、生地黄50克,一同榨汁。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观察者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