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成长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引用
1
来源
1.
https://3g.yjbys.com/xinli/chengzhang/877841.html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和心理需求。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本文将详细介绍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五个心理发展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关键心理需求。
第一阶段:0至1 岁信任与不信任
关键经历: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积极发展: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家长多么需要他。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发展受阻表现:
- 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及极度害怕被遗弃的表现
- 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 需要别人照顾
- 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
长期影响: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阶段:2至3 岁自主与羞愧
关键发展: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积极发展:如果有家长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及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发展受阻表现:
- 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
- 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 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 经常作出不恰当的道歉
长期影响: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4至5岁主动性与内疚
关键发展:
-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 发展出主动性
积极发展:如果在这阶段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说出他的想法及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发展受阻表现:
- 害怕犯错
- 感到无助及内疚
- 只懂得安慰别人
- 回避风险
- 隐瞒错误
-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 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 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阶段:6至11岁勤勉与自卑
关键发展: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积极发展:如果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及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发展受阻表现:
- 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 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 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 凡事要求完美
- 经常拖延及耽搁
- 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阶段:12至21岁身份与对角色的困惑
关键发展:
- 找出他自己怎样去适合这世界
- 接受自己身体生理上的变化
- 界定自己对异性的身份
- 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 找出人生应怎样过
积极发展:若这阶段容许他去探索他自己的梦想及感觉、改变想法及尝试新的方向,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发展受阻表现:
- 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 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 不能订立人生目标
- 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 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 需要凭拥有的东西、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角色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
- 婴儿前期(0-1.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 婴儿后期(1.5-3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 幼儿期(3-6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 童年期(6-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 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 成年早期(18-25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 成年中期(25-60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 成年后期(60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孩子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成长心理发展部分普遍规律
一、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 主要任务:解决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建立安全感。
- 关键因素:妈妈的有效陪伴。
- 积极影响:安全感好的孩子会有爱的归属感,自尊、自信水平相对高,愿意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往往较好。
二、婴儿后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 主要特征: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开始明确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重要性:这个阶段对孩子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意志力、专注力,培养好的习惯模式等很重要。
- 注意事项:避免频繁打断孩子的探索行为,以免影响专注力的形成。
三、幼儿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 关键发展:探究能力的迅速发展,包括学习力、想象力、创造力、责任感等。
- 显著需求: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 阶段划分:
- 3~4岁:行为受情绪支配,模仿性强,思维具体直接。
- 4~5岁:活泼好动,角色游戏高峰期,思维具体形象。
- 5~6岁:好学好问,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个性初步形成。
四、儿童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 关键任务:通过竞争形成的能力。
- 重要性:这个阶段发展如何影响孩子许多优秀内在品质,如坚毅、自控力、同理心、进取心、自尊心,同时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多方面能力,如表达能力、抗挫能力、面对挑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 主要特征:身体发育成熟,自我意识完全独立。
- 教育建议:完全当大人对待,尊重、民主、自由、引导为主旋律。处理好亲密而又不越界的亲子关系。
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
- 需要被爱与价值感: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被爱的孩子比较有安全感与价值感。
- 需要安全感:安全感的建立是从小开始的,包括自信心的培养。
- 需要规则: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 新的学习经验:适当的学习机会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等。
- 被聆听、被了解的需求:青少年尤其需要被聆听、被了解。
- 独立自主的需求:一个人一生有两个独立期,一个是发生在两岁左右,一个则是发生在十二、三岁。
- 成就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成就”一些事情,然后自信心、自尊心才会建立起来。
- 娱乐的需求:每个人都需要游乐,听音乐,玩游戏,游泳,骑马,聊天等,这些都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轻松自在而已。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针对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心理发展普遍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需要的教育和帮助,不拔苗助长、也不错失好时机,特别在陪伴孩子成长0-12岁的关键期,明白孩子所需,如及时雨般恰如其份,灌溉孩子营养所需,为孩子一生打下扎实良好的基础,事半功倍!不留遗憾!
热门推荐
安史之乱中的唐朝诗人:诗意与抗争的表达
德国1848年革命党人与美国内战的到来
如何正确理解住房公积金的意义?住房公积金有哪些作用和价值?
如何正确设置FTP服务器的权限?
了解不同类型的纽扣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负责只是表面,当责才是关键!4 方法打造勇于任事的团队
曾国藩识人术:如何通过人的容貌识人用人?
一穿高领就浑身难受?你可能是得了这种病
2024年中国100城创新主体报告:北京稳居榜首,长三角珠三角成创新高地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古语背后的深意
知识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激发创新火花
美术按材料分为四大类有哪些?具体分类是什么?
淞沪会战:虽败犹荣,彻底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云边有个小卖部》故事背景是什么?从时间社会人物故事主题全面分析
碧蓝航线黛朵攻略:灵活输出的轻巡洋舰
股票60分钟线是什么意思
花生嘌呤含量揭秘:健康饮食如何平衡?
陆天然:朋友关系可靠吗?
如何拒绝精神内耗,找到内心的平静
男士发型推荐2025:15款热门男星长短发型
贸易风暴来袭 全球市场动荡不安 春节后A股如何演绎?
专注力的终极指南:如何有效提升专注力
神弦别曲原文及解释
反差,西安楼市豪宅、刚需出现“极端”变化!
高段位的狠人,交朋友都是"各取所需"
Gradle本地安装与使用指南
当维生素A缺乏时为什么会患夜盲症?
如何使用WPS制作书籍目录
种植牙手术中颏神经的保护措施是什么?如何确保手术靠谱?
槐耳颗粒抗癌效果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