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眼看水浒1 | 关胜、林冲:宋江身边的关羽张飞
鸟眼看水浒1 | 关胜、林冲:宋江身边的关羽张飞
在《水浒传》中,关胜和林冲都是梁山上的重要将领,但谁才是真正的首席名将?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要从他们的历史原型中寻找。
关胜和林冲,这两位梁山好汉到底谁才是梁山上的首席名将?这就得从他们的原型说起了。
关胜和林冲都是有原型的。
关胜的原型是关羽,这个很好理解,首先从人物设定上,关胜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嫡系后裔。不得不承认关羽的基因非常强大,书中是这样记载的:“蔡京看了关胜,端的好表人材。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简直就是直接拿关羽的细胞克隆出来的。而且兵器也一样,用的是祖传的青龙偃月刀,所以江湖人送绰号“大刀”。
而林冲的原型呢?居然是张飞。这个恐怕让人大跌眼镜了。我们赶紧脑补一下林冲的形象和张飞的形象,这两个人的画风完全不一样好不好!说到形象,难道不是李逵长得更像张飞吗?
说到这里,我们就得从《水浒传》这本书的创作来讲了。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成书的时间很接近,而且现在学术界基本上都认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参与了《水浒传》的创作。甚至有人考证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
不管怎么说,《三国演义》的创作和《水浒传》的创作是一脉相承的。比如宋江这个形象,在很多地方与刘备就非常的相似。那么刘备的身边有关羽和张飞,在宋江的身边当然也要有这么两个人了。
这就是为什么,关胜上梁山的时间很晚,却能够成功挤掉元老级的林冲,成为五虎上将第一名,因为他所对应的位置是刘备手下的首席名将关羽。
其实在历史上,关胜实有其人,是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之间的一员骁将,镇守济南,金军南侵时屡次出城拒战。《金史·刘豫传》记载,“关胜者,济南骁将,屡出城拒敌。”又王象春《齐音》云,“金兵薄济南,守将关胜善用大刀,屡战兀术。”不过后来刘豫欲投降金国,坚决抗金的关胜反而成为了他的绊脚石。于是刘豫设计将其杀害。“(豫)杀其将关胜,率百姓降金”(《宋史·刘豫传》)。据《齐音》记载,关胜临死前曾“自啖其睛”,可谓壮烈。据说,关胜墓在济南府历城县南渴马崖。
在成书于宋元时期的《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一个源头。在这本书里,关胜(或作关必胜)已是宋江部下三十六员头领之一。而《水浒传》的另一个源头,南宋时期龚开写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关胜亦在其中,赞言为“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乃其后昆”。后昆就是后裔的意思。
也就是说,把现实中的抗金名将关胜和宋江起义关联在一起,并给他冠上“关羽后裔”的这样一个人物身份,在南宋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
关羽
关胜
从画像上看,关羽关胜,傻傻分不清楚。可见,还原度还是非常高的。
林冲就不一样了。其实在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里,并没有林冲。《大宋宣和遗事》里倒是有林冲,不过是一个龙套级的角色,戏份并不多,也不出彩。而这样的一个留白,一个高度的创作自由度,恰恰是施耐庵最需要的。所以施耐庵在给关胜找搭档的时候,就瞄准了林冲,然后把林冲放进张飞的模子里做了一个出来。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地说林冲的原型是张飞呢?当然,真相只有一个,听我慢慢道来!
林冲的绰号叫“豹子头”,为什么叫豹子头?书中记载,当鲁智深第一次见到林冲的时候,他对林冲的直观印象是“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正因为林冲长得“豹头环眼”,根据他的形象,所以有了“豹子头”这个绰号。那么张飞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是这样写的,“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可以说,在林冲的人物形象设计上,施耐庵只按了两套组合键,一个是CTRL+C,一个是CTRL+V。
在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的时候,林冲的出场更加有意思,“嵌宝头盔稳戴,磨银铠甲重披。素罗袍上锈花枝,狮蛮带琼瑶密砌。丈八蛇矛紧挺,霜花骏马频嘶。满山都唤小张飞,豹子头林冲便是”。
林冲一出场,满山的梁山将士一起大喊“小张飞来啦,小张飞来啦”!可见,林冲在梁山上还有另一个绰号,叫做“小张飞”。
而他在梁山上的江湖地位,跟张飞在刘备身边的地位,也是相当的。
张飞
林冲
只不过林冲和张飞在性格上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老婆被人调戏成这样,依旧能够忍气吞声;被人陷害、入狱发配,照样是逆来顺受;到梁山上被白衣秀士王伦欺负,仍然是忍辱负重。这要是换了鞭打督邮的张飞,那暴脾气上来,高俅一家估计早就脑袋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