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精准赋能 健康一网通联 ——黉门街智慧社区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数据精准赋能 健康一网通联 ——黉门街智慧社区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成都市黉门街社区创新打造“健康一网通”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医疗、医保、养老等多类数据,构建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有效提升了群众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居民健康数据不能互通共享,社区居民健康数据价值未得到有效利用,基于多方痛点,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促进会社区健康专委会打通数据壁垒,共享“社区、医疗、医保、养老”四类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社区群众推荐诊疗医生,引入上下游大健康商家为用户精准推送社区便民服务信息,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闭环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共用和健康数据的提质增效,群众就医便捷度与满意度不断提升。
创新举措
共用一个平台
搭建智慧社区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由医疗健康、公益服务、便民服务三大版块组成。
集成家医签约、多院区挂号、检验检查预约及查询、在线咨询、疫苗预约等功能,居民只需免费申领一张“电子健康卡”就能实现家医签约、多院区挂号、检验检查预约及查询、在线咨询、疫苗预约等功能。在居民授权的情况下,医生可以看到检验检查报告,并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居民推荐匹配医生。
链接社区公益基金、公益组织、团体等资源力量,支持对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入户探访、代办代买等免费服务。
引入社区周边养老院、托育所、日间照料中心、药房、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上下游商家入驻,并为用户精准推送专题服务信息。
建立三套机制
家庭医生签约机制。 根据各区(市)县卫健部门的不同需求,针对家庭医生和网格员制定不同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体现各区差异化管理,最大限度解决家庭医生人数不足问题。
制定统一的专病诊疗路径与双向转诊指标机制 。在头部三甲医院的支持下,制定专病同质化诊疗指南与专病临床路径及双向转诊指标体系,形成区域内专病同质化诊疗与规范化分级的协同化管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建立评估监督机制。 对数据采集、归集、整合、共享、开放、应用和数据质量管理等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价。
在用户个人授权条件下,共享四类数据
社区基础数据。 共享人房数据,主要包括小区、楼栋、单元的居民居住信息,便于社区工作人员精准上门。鼓励网格员直接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服务,通过家医服务增加网格员与家庭医生联动服务频次。
医疗健康数据。 平台融合了个人诊疗和医疗机构数据,整合了网格员、家庭医生、三甲医院和养老中心资源,为居民提供统一的医疗健康服务入口,提升了社区群众就医的便捷性和满意度。
居民医保数据。 通过共享参保人员基本信息、诊断数据、费用结算等医保数据,实现居民就医快速理赔结算。
居民养老数据。 通过共享民政部门的居民养老数据,主要包括低保人群数据、特困人群数据、养老机构数据、死亡数据等,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相关的独居老人、特困人员、残疾人员的精准管理和高效服务,赋能社区精准治理。
取得成效
社会效益
通过搭建智慧社区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方便居民便捷就医。同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社区末端延伸,社区慢病患者医疗综合救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通过构建政府部门、医养机构和第三方主体融合的数据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提升了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助力社区精准治理。
经济效益
通过构建三级诊疗体系,有效减少居民就医的交通和时间成本。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解决群众“小病不出门”的情况下,还可为群众提供“大病预防、慢病管理”的增值服务。在统筹管理、安全合规的前提下,优化“共享+运营+反哺”数据流通模式,实现高社会价值、高经济价值核心数据资源市场化配置,进一步推动成都市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