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朝后宫入选秀女争宠上位都有哪些非常手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朝后宫入选秀女争宠上位都有哪些非常手段!

引用
西陆网
1.
http://junshi.xilu.com/20210429/1000010001172828_2.html

清朝后宫的秀女选拔制度是清代宫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严格的选拔程序和明确的职责分工,不仅体现了清代皇室对后宫管理的重视,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婚姻制度。

秀女的分类与选拔

八旗秀女,每三年挑选一次,由户部主持,可备皇后妃嫔之选,或者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缘关系比较密切的宗室。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其中虽然也有一些人最终被逐渐升为妃嫔,但承担后宫杂役的,都是内务府包衣之女。到了清代后期,包衣三旗的应选女子就不再称为秀女,而在挑选宫女时,就明确地说“引见包衣三旗使女”了。所以说,能够成为清廷后妃的,主要是八旗秀女。

选拔目的与考察标准

挑选秀女的目的,除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就是为皇室子孙拴婚,或为亲王、郡王和他们的儿子指婚,重要性自不待言。秀女们要走进紫禁城高高的宫墙,也就不那么简单了,必须经过一道道的考察。

首先,要严格审查旗属与年龄,不在旗的想参加选秀,势比登天;在旗的想逃避选秀,也是自讨苦吃。顺治朝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乾隆五年,即公元1740年进一步规定,如果旗人女子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阅选,下届仍要参加阅选。

结语

清朝的秀女选拔制度,不仅是一种选妃制度,更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体现。它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婚姻制度以及皇室的婚姻策略。通过这一制度,我们可以窥见清代宫廷生活的冰山一角,了解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风貌。

本文原文来自西陆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