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杨仪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通俗正史系列之三国志·杨仪传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FGACAS05561M9L.html

杨仪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重要大臣,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行政能力著称。然而,他"拧巴"的性格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述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

蜀汉大臣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士。汉建安年间,任曹魏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之后又背离傅群,投奔了蜀汉的襄阳太守关羽。关羽任命杨仪为功曹,派遣其为使者赴西川拜见刘备。刘备与杨仪谈论军国大计,政治得失,对其十分欣赏,于是征辟为左将军府兵曹掾。及至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提拔杨仪为尚书。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讨伐东吴,杨仪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被贬为遥领弘农太守。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丞相诸葛亮任命其为参军,署理丞相府事务,随军南征。蜀汉建兴五年(公元公元227年),随诸葛亮进驻汉中。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升任长史,被加封绥军将军。

诸葛亮多次出兵,都是由杨仪来负责规划部署,筹措粮草,思虑周全,诸多事务顷刻便能解决。因此诸葛亮很信任杨仪,军中事务多由杨仪处理。杨仪和魏延二人,一文一武,关系势如水火。但诸葛亮十分爱惜杨仪的才干,又要倚重魏延的骁勇,对于二人不能和睦相处,又憾又恨,不忍心偏重和废弃杨魏任何一方。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杨仪随诸葛亮出兵驻扎谷口。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按照诸葛亮的遗命,杨仪等人领军退回蜀中,又诛杀了不听号令的魏延。杨仪自认为功勋卓著,理应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便召都尉赵正用《周易》占卜,结果得出“家人”卦(此卦是问妇女是否吉利,不是男人卦),杨仪默然不悦。诸葛亮生前密令,因杨仪性情急躁而心胸狭隘,所以其意在由蒋琬接班,蒋琬遂被后主刘禅任命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回朝后,被拜为中军师,并无实权,只是闲职而已。

期初,杨仪在先主刘备朝时担任尚书,蒋琬还只是低一级的尚书郎,后来二人虽同任丞相参军长史,然而杨仪每随军出征,都承担着繁重事务。杨仪自认为资历比蒋琬深,能力比蒋琬强,看到蒋琬接了诸葛亮的班,故而怨愤之情溢于言表,叹息之声发自肺腑。朝中众人都害怕他口无遮拦,无人敢与之交往,唯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慰问。杨仪对费祎倾诉心中怨恨,言辞激烈,又对费祎说道:“昔日丞相去世之时,我若率军投靠魏国,怎会落得如此境地!如今追悔莫及。”费祎对杨仪这番话不敢隐瞒,于是密奏朝廷。

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杨仪被废为庶民,流放汉嘉郡。杨仪至流放之地,又上书诽谤朝廷,言辞激烈,于是被汉嘉郡郡守收押。杨仪在看押之所自杀身亡,后其妻儿得以返回蜀郡。

纵观杨仪的一生,可以得出两个字:“拧巴”。对别人拧巴,也对自己拧巴。一辈子总是在找不自在。杨仪和领导尚书令刘巴不和,和朝中大将魏延相杀,瞧不起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怨恨不重用自己的刘禅。想必当初离开傅群也是因为搞不好人际关系。甚至可以怀疑,以他的性格,家庭关系也未必和睦。

不能因为杀了魏延就说杨仪是小人,也不能说杨仪没有能力。毕竟刘备对其一见面就十分欣赏,随后随诸葛亮出兵北伐,杨仪也是“规画分部,筹度粮谷”,而且办事效率极高,“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因此诸葛亮的军机事务“军戎节度,取办於仪”。作为领导,作为欣赏杨仪的领导,诸葛亮肯定和杨仪谈过心,敲打过杨仪,但是看到杨仪无法改变其“性狷狭”,所以又指定了蒋琬接班。

“宰相肚子里能撑船”,这样说,不是为了保护冒犯宰相的人,而是为了保护宰相自身,毕竟要做当家人,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不知凡几,没有豁达的性格是不成的。

以杨仪和魏延的性格,不能指望两个人能上演“将相和”,毕竟连诸葛亮都对杨魏二人的关系搞不掂。

杨仪和魏延一样,结局也是悲剧,曾同在诸葛亮帐下为股肱的一文一武,一个被斩,一个自杀,令人唏嘘。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