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阳气不足的人,冬天多吃3种食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阳气不足的人,冬天多吃3种食物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29982

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许多人会感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这往往是体内阳气不足的表现。中医认为,阳气是生命之本,具有温煦、推动和固摄作用。当阳气不足时,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乏力、面色萎黄、手脚冰凉等。为了改善这些状况,立冬后,阳气不足的人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温补阳气。

身体这5个地方“鼓”起来,说明你的阳气不足了

  1. 肚子大
  • 原因:脾胃阳气不足,寒湿困脾,导致运化功能减弱,食物和水液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从而在腹部形成积聚。
  • 表现:肚子鼓胀胖大,消化不好,手脚发凉,腹部也发凉,大便不成形。
  1. 眼袋大
  • 原因:脾阳虚,水湿上泛,导致眼睑部位水肿。
  • 表现:眼皮水肿,眼袋明显,摸上去软软的,脸上也容易浮肿。四肢困重,浑身乏力。
  1. 富贵包
  • 原因:外邪伤阳,导致气血经络不通,形成鼓包。后脖颈是诸阳交汇的地方,易受风寒邪气侵袭。
  • 表现:后脖颈鼓胀,平时有鼓胀怕冷、手脚冰凉、身体有刺痛感等症状。
  1. 舌头肥大
  • 原因:心阳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舌体胖大。
  • 表现:舌前端鼓胀胖大,舌淡苔白,伴有心慌心悸、睡眠质量差、手脚发凉、疲惫乏力等症状。
  1. 小腿水肿
  • 原因: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减弱,导致下肢水肿。
  • 表现:小腿部位水肿明显,轻轻一按就会有个小坑,伴有腰膝冷痛、小便清长、房事差等症状。

冬日暖阳,三食助阳驱寒

阳气,乃生命之根本,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照耀之处,生机盎然。手脚冰凉、上热下寒、寒湿缠身,看似症状各异,实则皆因阳气不足。冬天,家中常备以下三物,助您温补阳气,清除虚火,祛除寒湿。

1. 核桃:冬日里的“纯阳之果”

核桃,非但以其益智之名闻名遐迩,更在中医理论中被誉为温补肾阳的佳品。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核桃之于阳气,犹如冬日里的柴火,温暖而持久。对于那些畏寒怕冷、腿脚冰凉的人来说,核桃无疑是冬日里的温暖救赎。

适宜人群:体内热量不足,四肢不温者;尿频尿急,难以存尿者;皮肤粗糙,失去光泽者;成长发育中的孩童,需益智增高者;腰膝酸软,久咳难愈的老年人。

核桃吃法有讲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循环吃法”,虽年代久远,但其原理仍值得我们借鉴。

现代改良版“循环吃法”建议如下

  • 第一周:每天吃1颗。
  • 第二周:每天吃2颗。
  • 第三周:每天吃3颗。
  • 第四周:又开始每天吃1颗。
  • 第五周:每天吃2颗。
  • 第六周:每天吃3颗。

核桃不仅可直接食用,还可搭配其他食材,如核桃红枣粥,既温补又养血;核桃牛奶饮,则兼具营养与美味,为冬日早晨带来一抹温暖。

2. 肉桂:调和阴阳,引火归元

肉桂,性温而香,中医中常用于调和阴阳、引火下行。对于上热下寒、虚火上浮的人来说,肉桂如同一座桥梁,将上浮的火气引导至下焦,温暖肾阳,平衡体内寒热。

食用妙方

  • 乌梅/苹果+肉桂:补阳生津,引火下行。
  • 蜂蜜+肉桂:温和暖胃,特别适合孩子娇嫩的肠胃。
  • 粳米+肉桂:全家共享的暖胃粥品,温暖整个冬天。
  • 红糖+肉桂:祛瘀温阳,为女性带来特别的关怀。

3. 花椒:温中散寒,祛湿止痛

花椒,虽小却威力无穷。其辛温之性,能温中散寒,祛湿止痛。对于脾胃虚寒、寒湿重者来说,花椒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脾胃,驱散寒湿。

花椒的神奇功效

  • 宫寒:喝花椒水、泡脚,一月后痛感减轻。
  • 便秘:花椒贴肚脐,便意自来。
  • 打呼:饮花椒茶,呼噜声减。
  • 经期腰疼:花椒茶饮下,一小时即缓。
  • 爱流口水的小孩:花椒贴肚脐,一月后出门无需手绢。

花椒的冬日用法

  • 贴肚脐:吸收更好,腹部保暖,改善虚寒湿体质。建议晚上贴,早上揭,每三天休息一天。
  • 泡脚:10~20颗花椒装袋煮开,汤色变红即可泡脚,当晚湿气散去,好眠自来。
  • 煮茶:7粒花椒加100毫升水煮沸2分钟,汤色棕红即可饮用,少量多次,以7粒为限。

虽然肉桂、花椒温阳除湿效果显著,但孕妇、经期出血量大者以及有实热体质的人应慎用。实热体质者常喜冷怕热,面唇赤红,爱饮凉水,他们更适合用梨、白菜、银耳等偏凉食物调理。

愿这个冬天,你我都能拥有满满的阳气,温暖度过每一个寒冷的日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