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 | 懂点儿心理学之“巴纳姆效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趣味心理 | 懂点儿心理学之“巴纳姆效应”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2877481_121124709/?pvid=000115_3w_a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看到一些笼统的性格描述时,你会觉得这些描述特别符合自己?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巴纳姆效应”。本文将为你揭示这一有趣的心理现象背后的故事。
巴纳姆效应是什么?
巴纳姆效应,又称为巴霖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发现并提出。它主要描述了人们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和模糊。这种现象往往让我们在面对一些模糊、普遍适用的描述时,觉得这些描述非常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从而产生认同感。
巴纳姆效应的名字来源于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费尼亚斯·泰勒·巴纳姆。巴纳姆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任何一流的马戏团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这句话恰好反映了巴纳姆效应的核心: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看到的、喜欢的事物,并认为这些事物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
热门推荐
67首关于茶的古诗词,诗情茶意,寄与爱茶人
茶道与人生哲学:在品茗中感悟生活真谛
AI魔改《甄嬛传》被叫停,广电总局规范AI影视创作
羊水穿刺后,如何缓解准妈妈们的焦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怎么办?四大方案助力康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痛感如分娩,40岁起可接种疫苗
饮食调理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三大类“超级食物”推荐
2025蛇年宝宝取名:10个男孩名+10个女孩名精选
ESG能否成为重建中国乳企信任的突破口?
解密奇瑞1.6T发动机:290牛米扭矩背后的硬核科技
写作必修课:插叙和双线叙事的运用技巧与案例分析
掌握这四种记叙顺序,轻松应对中考语文阅读题
插叙与倒叙:两种时间叙事手法详解
六大名著教你写好插叙补叙,让故事层次更丰富
孩子吃饭问题全攻略:4大原因+5个解决方案
欠款逾期影响信用,五年后可消除不良记录
欠款被银行起诉怎么办?五步应对避免信用受损
探秘南极洛:绝美秘境等你来发现!
南极村旅游攻略:广东南极村与南极长城站全攻略
肉毒梭菌污染致食物中毒,三招教你安全食用腊味
热播剧《甄嬛传》与真实历史大不同:从人物到情节的虚构
甄嬛传里的乾隆:一个被艺术加工的帝王形象
从INFJ到INTJ:MBTI解读甄嬛的成长蜕变
汗管棘皮瘤的健康宣教
汗管瘤应该如何预防
酒精对身体的五大危害 经常喝酒会伤害哪些器官
赏乾隆千叟宴御赐养老银牌 养老尊贤重视孝道
详解高压灭菌锅:正确操作保障实验安全
医用高压灭菌器:以高温高压技术筑牢防疫屏障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六种中成药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