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医】辗转反侧睡不着?中医教你“一键关机”!
【漫话中医】辗转反侧睡不着?中医教你“一键关机”!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使失眠成为临床常见病症。中医认为,失眠病因复杂,主要与肝气郁结、脾胃不和、心血不足有关。
肝藏魂,主疏泄气机,在志为怒。情志郁闷,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睡眠不稳。
脾藏意,主运化气血,在志为思。思虑过多,损伤脾胃,气血不调则难以安神。
心藏神,可宁神定志。神需心血濡养,心气消耗,心血不足,神失所养,失眠会进一步加重。
中医助眠调理妙法
穴位按摩
1. 肝气郁结型失眠
肝气郁结多由情绪压力大、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引发,伴有头痛、易怒等症状,可按摩太冲穴、合谷穴缓解。
太冲穴:用拇指或食指顺时针轻按10-15分钟,以有微微酸胀感为宜,可疏肝解郁、促进气血流通。
合谷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穴位,做轻微捏压动作,每次持续1-2分钟,至感觉放松,可舒缓全身紧张感,帮助释放压力。
2. 脾胃虚弱型失眠
该类失眠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而引发,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可按摩足三里穴、中脘穴缓解。
足三里穴:用拇指按压穴位,持续10-15分钟,可健脾胃、增进气血生化。
中脘穴:用掌根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按压,持续5-10分钟,可健脾助运,增益气血化生。
3. 心血不足型失眠
心血不足多见于体质较弱、气血不足的人群,特别是长期劳累的工作人员或者老年人群体。伴有心悸、乏力等症状,可按摩神门穴、内关穴缓解。
神门穴:用食指按压神门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10分钟,可安心宁神,调节心气。
内关穴:用大拇指轻按此穴,旋转或按压5-10分钟,可调节心气,缓解心气不畅。
药膳食疗
1. 肝气郁结型失眠
百合欢皮汤:干百合30克、合欢皮30克、冰糖适量,煮沸30分钟,作茶汤饮。可疏肝解郁,安神定志。
2. 脾胃虚弱型失眠
健脾安神汤:神曲10克、茯神15克、莲子10克,煮沸30分钟,作茶汤饮。可健脾养胃,安神助眠。
3. 心血不足型失眠
桂圆红枣汤:桂圆干、红枣、枸杞、冰糖适量,煮沸30分钟,煮至汤色浓郁后饮用。可补气养血、宁心安神。
生活调适
1. 情志调节
通过冥想、八段锦、呼吸训练等方式调适身心,可缓解压力。
2. 合理饮食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晚餐应注意饮食清淡,食量控制在7-8分饱,睡前三小时不吃夜宵,睡前避免饮用咖啡、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