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困倦?或许不是因为“懒”
白天困倦?或许不是因为“懒”
白天总是打瞌睡?这可能不仅仅是“懒”的表现。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其主要症状是白天无法控制的极度困倦,甚至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突然入睡。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为您详细介绍发作性睡病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活泼乖巧的初中生美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扰。近半个学期以来,她上课总是打瞌睡,甚至发展到不分场合倒头就睡。老师多次与美美父母沟通,建议她每天晚上早点睡觉,但情况并未得到改善。
某天,美美在与同学们兴奋聊天时,竟然双腿一软就倒下了。老师立即联系了美美的父母,将她送到了医院。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了解到美美不仅白天精神状态不佳,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体型逐渐变胖,晚上还会经常做噩梦。
经过一系列的询问和检查,医生最终诊断美美患有“发作性睡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又是怎么确诊的呢?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被很多人忽视的睡眠障碍,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白天无法控制的极度困倦,甚至会突然在不合适的地方和时间入睡。孩子们可能在课堂上、在车里、甚至是和朋友谈话时,毫无预兆地陷入沉睡。
如何诊断发作性睡病?
诊断这种疾病,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和睡眠发作,以及持续的时间。如果这些症状已经持续3个月以上,家长就需要高度警惕发作性睡病的可能。
医生可能会给家长一份量表,评价孩子近期在不同场合下的困倦情况。您可以根据孩子近1个月的情况完成以下量表,0分代表从不打瞌睡;1分代表打瞌睡的可能性小;2分代表打瞌睡的可能性中等;3分代表非常可能打瞌睡。量表总分大于10分则提示病态嗜睡,总分越高提示嗜睡程度越严重。
发作性睡病的确诊方法
如果医生怀疑孩子有发作性睡病,他们通常会安排一些检查来确认。最常见的方法是多导睡眠监测。这是一项无痛苦、无创伤的检查,通过记录夜间连续呼吸、血氧饱和度、脑电图、心电图、心率等生理指标的监测,以了解夜间睡眠及相关事件的情况。这项检查能够排除其他睡眠障碍包括睡眠呼吸障碍或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导致的白天嗜睡。
然而,这还不够。如果怀疑发作性睡病,医生还会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主要用于评价患者日间的嗜睡程度。试验在日间完成,共包含4-5次小睡,每隔2小时在一个安静利于睡眠的黑暗环境下小睡20分钟,使用睡眠监测的设备将每次小睡的睡眠图谱记录下来。关键是看患儿是否在短时间内进入快速眼动(REM)睡眠,这是发作性睡病的标志之一。如果孩子在多次小睡中都迅速入睡,并且进入REM睡眠,那么确诊发作性睡病的几率就很高。
发作性睡病的治疗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终生的疾病。目前的治疗主要侧重于症状的管理,尚无治愈的方法。除了非药物治疗以外,几乎所有的儿童都需要同时使用控制无法遏制的嗜睡和/或猝倒的药物。通过合理的治疗,很多孩子能够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过上和同龄人一样的生活。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如果你也注意到孩子总是在白天困倦、频繁打瞌睡,甚至出现猝倒现象,不要以为只是简单的“懒”或者缺觉。发作性睡病虽然不常见,但确实存在,及时发现和治疗,孩子们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很大改善。面对孩子的困倦,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
专家简介:
张静副主任医师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儿童睡眠障碍诊治中心秘书。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芝加哥大学Comer儿童医院睡眠中心学习。参与完成多项睡眠相关的课题,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多篇。主要擅长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儿童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压力滴定及随访。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