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于与於的区别在哪里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于与於的区别在哪里呢?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40368548

在学习古文时,你是否曾注意到“于”和“於”这两个看似相同的字其实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本文将从字形、本义和用法等多个维度,详细解析这两个字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中的细微差别。

二十四史中出现136387次的汉字“于”。

那么,各位在学习时应当注意,“于”与“於”并不相同。

在阅读被繁体简化的古籍时,“於”都会被简化成“于”。

可是,这两个字,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形象上完全不同。

“于”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是超过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于”有前往的含义。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於”形象是一只乌鸦,是“乌”的古字。

后来“於”多用于感叹词,于是“於”本来乌鸦的含义便不用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篇》

此处我们看到,“于”在古籍中,多是“於”字。

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典籍中,“于”与“於”并不是同一含义。

用法之中,有所区别。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泓。”《出师表》:“受任~败军之际。”

②<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勤,荒~嬉。”

③<介>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莅事者。”

④<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⑤<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⑥<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飞。”

【注】“于”和“於”二字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於”不能写作“于”,参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词缀的“于”不能写作“於”。此外,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