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喝酒“上脸”是基因突变,不仅容易老年痴呆,还容易得胃癌
研究表明:喝酒“上脸”是基因突变,不仅容易老年痴呆,还容易得胃癌
"喝酒上脸的人能喝!"这句在酒桌上经常听到的话,其实是一个误区。研究表明,喝酒"上脸"不仅不是酒量好的表现,反而可能是一种基因突变的体现,这种突变在东亚人群中很普遍。携带这种突变的人不仅容易老年痴呆,患胃癌的风险也会大大提高。
喝酒"上脸"的科学解释
喝酒"上脸",在科学上被称为"亚洲红",是由于乙醛脱氢酶2(ALDH2)的突变导致的。这种突变会导致酶的活性大大降低,使乙醛积聚。乙醛是酒精(乙醇)代谢的有毒产物,人体对毒素的反应会导致皮肤潮红和发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喝酒上脸"。
科学研究揭示健康风险
2019年,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发现参与酒精代谢的一种关键酶的常见突变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和小鼠细胞的损伤。也就是说,喝酒"上脸"的人(ALDH2突变)喝酒更容易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
2020年,日本东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综合分析了531名胃癌患者的基因组数据,并调查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研究发现,亚洲人容易得胃癌的两个重要因素是生活习惯(饮酒)和遗传突变(ALDH2、CDH1)。
研究细节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检查了来自20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细胞制成的细胞培养物。其中一种培养物具有ALDH2突变,也称为ALDH22。虽然此样本中ALDH22蛋白的数量与正常细胞中的ALDH2蛋白水平相匹配,但是突变蛋白只有一小部分的能力来分解乙醛。
与正常细胞相比,ALDH2*2细胞存在更多的自由基和4-羟基壬烯醛(4-HNE),4-HNE是被ALDH2处理的另一种有毒化学物质。自由基形成有毒的醛,ALDH2的作用就是清除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一旦这些醛积累,它们首先破坏的就是线粒体,而线粒体中存在能够清除醛的酶。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线粒体活性降低,而损伤的线粒体会增加自由基的形成,在阿尔茨海默症的情况下,导致神经元死亡。
论文通讯作者:Daria Mochly-Rosen
为了进一步了解酒精与ALDH2之间的联系,研究团队还研究了携带ALDH22的小鼠。研究人员每天为小鼠注射酒精,持续11周,以模拟慢性饮酒。研究发现,携带ALDH22基因的小鼠在摄入酒精后比正常小鼠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这与他们通过细胞培养发现的结果一致。与正常小鼠相比,突变小鼠体内还积累了更多的β-淀粉样蛋白片段和活化的tau蛋白。这两种变化都是阿尔茨海默症的分子标志。
展望未来
这项新研究指出了酒精和ALDH2在阿尔茨海默症中以前未被发现的作用。由于这项工作是在细胞培养物和小鼠中进行的,因此需要在大规模的人类流行病学研究中进一步验证,以确定携带ALDH2*2突变的饮酒者是否会以高于平均水平的速度患上阿尔茨海默症。这一类研究可以帮助确定减少酒精摄入以及用Alda-1等化合物进行治疗是否可以降低全世界老龄化人口阿尔茨海默症的发展。
也有其他研究表明,ALDH2*2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由于ALDH2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Mochly-Rosen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也是这项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Che-Hong Chen组建了斯坦福-台湾ALDH2缺乏症研究联盟(简称STAR)。该团队的目的是促进东亚地区对ALDH2突变的研究和公众意识。在东亚,将近一半人口携带这种基因突变。
Mochly-Rosen说,类似Alda-1的化合物可能有助于降低人类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