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建议本科学数学,然后考研跨考计算机和金融,别被“美好前景”误导!
很多人建议本科学数学,然后考研跨考计算机和金融,别被“美好前景”误导!
在当今的教育和职业规划领域,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本科学数学,然后考研转到计算机和金融专业。许多人将其视为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种选择的可行性,帮助读者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
一、引言
在当今的教育和职业规划领域,有一种观点颇为流行:本科学数学,然后考研转到计算机和金融专业。许多人将其视为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数学专业似乎成了许多人眼中的 “万能跳板”。不少人认为,数学是科学之王,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数学更是构建一切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报考大学专业时,对自己未来方向尚不明确的学生来说,选择数学专业被看作是为未来择业做的最负责任的选择。
一方面,有人指出,扎实的数学基础可以为转行金融提供有力支撑,能够成功做好投行分析、财务分析以及企业预测等工作。对于计算机领域而言,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就是由数学建设起来的,有了数学功底,转行计算机也会更加顺利。甚至对于区块链、元宇宙、机械制造、芯片等领域,数学都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本科学数学然后转专业真的没有 “坑” 吗?实际上,这种选择并非适合所有人。首先,从转专业的难度来看,虽然有成功的例子,但并非易事。比如,在一些学校,转专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可能涉及成绩要求、专业考试等。即使转专业成功,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新的专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压力巨大。其次,金融和计算机专业的考研竞争激烈,即使本科是数学专业,也不能保证一定能顺利转入。再者,不同学校的数学专业方向不同,有的偏重基础数学,有的偏重计算数学等,对于想要跨学科考研的学生来说,可能会面临考试科目相差极大的问题。例如,数学属于理学门类,而金融属于经济门类,计算机属于工学门类,金融考研学硕必考经济学综合,金融专硕必考金融学综合,这些科目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能完全陌生。
此外,虽然导师在非相关专业的学生里可能更喜欢数学系的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科学数学转专业就一定是最佳选择。对于金融或计算机专业的硕导来说,还是喜欢本硕一致的学生,因为这样专业基础更加扎实,在培养期间带项目和写论文都会更容易些。
综上所述,本科学数学然后考研转到计算机和金融专业并非如想象中那么美好,这一选择存在着诸多潜在的问题和挑战。在做出这样的规划时,学生们需要谨慎考虑,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二、本科数学转计算机金融的 “美好愿景”
1. 扎实数学基础助力金融领域
扎实的数学基础在金融领域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拥有良好数学功底的人可以成功地做好投行分析工作。在投行领域,复杂的财务模型和风险评估往往需要深厚的数学知识来支撑。通过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师能够对各种金融数据进行精确的分析,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扎实的数学基础也有助于财务分析。财务报表中的各种数据需要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例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用。
此外,良好的数学能力还能在企业预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企业可以对未来的市场趋势、销售情况等进行预测,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2. 为计算机领域奠定基础
计算机科学基础由数学建设,本科学习数学确实为转专业到计算机领域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计算机科学中的很多核心概念和算法都源于数学。例如,图论、算法图论以及组合数学等在计算机科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这些学科都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的。
本科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于学习计算机科学非常有帮助。在计算机编程中,逻辑思维是至关重要的,而数学学习正好能够强化这种思维能力。
此外,有了数学基础,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时,对于一些涉及到数学原理的内容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领域时,概率论和统计学等数学知识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虽然本科数学转计算机金融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能忽视其中的挑战和困难。转专业意味着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新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压力巨大。而且,金融和计算机专业的考研竞争激烈,即使本科是数学专业,也不能保证一定能顺利转入。因此,学生在做出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
三、实际存在的问题
(一)转专业难度
1.跨学科门类考研的挑战
考试科目相差极大,不同门类专业知识差异大。数学属于理学门类,而金融属于经济门类,计算机属于工学门类。金融考研学硕必考经济学综合,这门科目一般为高校自命题,有的考西方经济学,有的考政治经济学,有的高校两者都要考察。复试时,还要考金融学的专业课。金融专硕必考金融学综合,里面涵盖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内容。对于数学专业学生来说,这些科目大多没学过。计算机专业考研也有其特定的专业课,如 408 的课程,包括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单片机等。这些科目与数学专业的课程差异巨大。
2.转专业并非易事。即使在 211 级别学校,从数学转计算机也有难度,需掌握计算机核心课程。比如在陕西师范大学这种 211 级别的学校,想转到计算机专业,可以选择转专业,但转专业成功并非易事。如果转专业不成功,跨专业考研或保研压力大,要学习计算机专业课。比如要学习 408 的课程、算法与数据结构的课程等。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数学专业不好学,只有学好了数学,才有精力去再学计算机,压力巨大。
(二)就业前景受限
1.金融行业
双非院校数学毕业生进入金融行业难度大。金融行业普遍学历要求高,很多招聘简章明确规定本科要求 211、985 院校毕业生,这还只是实习生的录用标准。双非院校数学毕业生进入金融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即使进入也多从事基础工作。
2.IT 行业
需面临难度大的专业课,还得额外学习计算机知识,学习成本高。想要进入 IT 行业,首先要面临自身难度过大的专业课,然后还得额外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如学校所教的 IT 知识完全不够用。对于数学专业学生来说,要学习 C 语言、LINUX 条件下编程等,还需要掌握算法设计等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学习成本。
(三)导师偏好
金融或计算机专业硕导更喜欢本硕一致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更扎实,带项目和写论文更容易。作为金融或是计算机专业的硕导来说,还是喜欢本硕一致的学生,这样专业基础扎实,以后在培养期间不论是带项目还是写论文都会更容易些。比如计算机硕导喜欢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数学功底、较强的沟通能力且听话、有较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研究生。而对于金融专业硕导来说,同样希望学生有扎实的金融专业知识基础,本硕一致的学生在这方面更有优势。
四、结论
本科数学转计算机金融并非如想象中美好,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做出专业选择时,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和未来发展,避免被所谓的 “万能跳板” 说法误导。
本科阶段学习数学确实能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但转专业到计算机和金融领域并非是一条毫无风险的捷径。从转专业难度来看,不同门类的考研科目相差极大,数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陌生的专业知识,压力巨大。而且转专业并非易事,即使在一些较好的学校,也需要满足严格的条件。
在就业前景方面,双非院校的数学毕业生进入金融行业难度大,即使进入也多从事基础工作。而想要进入 IT 行业,不仅要面临难度大的专业课,还得额外学习计算机知识,学习成本高。
此外,金融或计算机专业的硕导更喜欢本硕一致的学生,认为他们专业基础更扎实,带项目和写论文更容易。这对于本科数学转专业的学生来说,在竞争中可能会处于劣势。
综上所述,学生在做出本科数学转计算机金融的决定时,一定要慎重考虑。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困难和挑战,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不要盲目跟风,被所谓的 “万能跳板” 说法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