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昆虫学:揭秘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类群
图解昆虫学:揭秘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类群
昆虫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类群之一,它们的数量和种类繁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浙江大学张传溪教授的新书《图解昆虫学》通过2000多张高质量原创彩色照片、3D重构图和Illustrator制图,以及146个视频和1个可互动的PDF文件,直观展示了昆虫的奇妙世界。
昆虫的基本特征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进化最成功的类群。已知的昆虫种类约106万种,占已知动物种类的2/3,且每年还有近万种新种不断被发现。据较保守估计,地球上昆虫种类有200万-300万种,甚至有人估计有1000万种。同时昆虫的数量十分惊人,一个蝗虫群可达20亿只,重量可达3000吨;一个蚂蚁群可达50万只以上,全球蚂蚁的总数量估计达20万亿只,生物量约为12兆吨。昆虫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识别哪些是昆虫呢?昆虫最基本特征是什么?典型的昆虫成虫形态特征可以概括为“二对翅三对足、身体分头胸腹”。蜘蛛、螨、蜱、马陆、蜈蚣的成体没有明显的头、胸、腹三段,足都是4对以上,因此都不是昆虫。
昆虫在动物界中的地位
昆虫纲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广义的昆虫指节肢动物门中的所有六足动物,所以也叫六足纲。但目前随着分类和进化研究的发展,六足纲被提升为六足亚门或六足总纲,包括了原尾纲、双尾纲、弹尾纲和昆虫纲。本书介绍的是广义的昆虫。
节肢动物门包括了7个亚门20多个纲,除六足亚门外,常见的有螯肢亚门的蛛形纲(蜘蛛、蜱、螨)和肢口纲(鲎)、多足亚门的倍足纲(马陆)和唇足纲(蜈蚣)、甲壳类的软甲纲(蟹、虾)和鳃足纲(水蚤),而三叶虫纲已经灭绝,只有化石。六足亚门属于泛甲壳类,与其最接近的是甲壳类的两个不常见的纲(头虾纲和浆足纲)。
昆虫为何如此成功?
唯一能飞翔的无脊椎动物:昆虫在石炭纪早期就进化出能飞翔的翅,这对其分布、避敌、求偶、觅食带来独特好处,也是其繁荣昌盛的主因。
广谱的适应能力:从赤道到两极,从河流到沙漠,从地下到空中均有分布。有的能耐-55℃低温,而有的甚至专在55-56℃温泉中生活;口器分化,有的取食固体,有的取食液体。
普遍小型化的个体:昆虫个体一般不大,大多数昆虫体长在5-30mm之间。个体小,使得它在任何极小的生境中都可以避敌。如1粒米可以供几头米象生存。假如个体太大,受气管呼吸限制,活动会迟钝。有报道说古蜻蜓化石翅展可达760mm,但现存蜻蜓一般都较小。最长的昆虫是最近在广西发现的一种竹节虫,体长可达361mm。最重的昆虫是热带美洲的巨大犀金龟(硕犀金龟),幼虫重量可达100g以上,相当于两个鸡蛋的重量。最大的甲虫是长戟犀金龟Dynastes hercules,从头部突起到腹部末端长达170mm,身体宽100mm。乌桕大蚕蛾及同属的帕拉大蚕蛾是最大蛾类,翅面大,翅展可达250mm。最小的昆虫是一种缨小蜂,无翅雄成虫体长仅0.139mm。
惊人的繁殖能力:1只蜜蜂的蜂后每天产卵2000-3000粒;1只白蚁蚁后1年产卵达100多万粒;1只苍蝇可以产卵120粒,1年可以繁殖20多代;蚜虫7天就可以繁殖1代。
奇妙的变态特性:85%以上昆虫是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的生活环境与取食食物均可不同,这大大扩展了完全变态昆虫的生存空间和可以利用的环境资源。
- 其他方面:昆虫具有刚柔相济的几丁质外骨骼,蜡质上表皮的高抗干燥能力,高效供氧的气管呼吸系统,巧妙的保护色和令人惊叹的拟态等。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不可或缺的类群。除少量害虫和被利用的益虫外,更多的昆虫在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我们还所知甚少。
有害方面
昆虫对人类健康和经济活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农林业方面:昆虫中约48%种类是植食性,其中,对农林生产造成的损失达到一定经济阈值的昆虫被称为害虫。尽管人们全力防治,但害虫造成的农产品产前和产后损失仍高达20%。有的害虫严重时可以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
医、畜牧方面:许多昆虫不仅吸血,有的还通过吸血传播疾病,如蚊、蠓、虻、虱、蚤、臭虫;通过污染食物传病的有蝇、蟑螂等。因蚊虫传播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每年高达72.5万,居各种动物之首。
有益方面
维持生态平衡:28%昆虫捕食性,2.4%昆虫寄生性,这些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将许多潜在害虫长期控制在为害水平以下。合理利用还可以以虫治虫,开展生物防治。
传播花粉:85%显花植物依靠各种昆虫传播花粉,包括蜜蜂类、蝇类、蝶蛾类、甲虫等。没有昆虫,就没有鲜花盛开,也没有水果蔬菜。
生产工业原料:多种昆虫可生产工业原料,如蚕、蜂、紫胶虫、五倍子蚜虫、白蜡虫等。
清洁环境:17.3%昆虫是腐食性的,较为著名的清洁环境昆虫如蜣螂、白蚁等,它们都是自然界生物物质循环的重要力量。
具有药用价值:如冬虫夏草、地鳖虫、蛹虫草等都是重要中药材。
具有食用价值:蜂蛹、龙虱、柞蚕蛹、棕榈象甲幼虫等都是可食用昆虫,此外,昆虫生物量超过所有陆生动物,是亟待开发的蛋白质和食品资源。
具有观赏价值:如蝴蝶、蟋蟀、螽斯、竹节虫等,都是重要的观赏昆虫。
可作为科研模式生物和仿生对象:模式生物如黑腹果蝇等,为生命科学做出重要贡献,以果蝇为材料进行相关研究的科学家中,就有6位先后获得诺贝尔奖。同时,昆虫的巧妙结构为仿生学的产品设计提供了模板。
作为生物反应器:如杆状病毒-粉纹夜蛾细胞系统、杆状病毒-家蚕幼虫(蛹)都已经作为生物反应器,用于生产干扰素、HPV疫苗和新冠病毒疫苗等生物药品,有些已经上市。
充实基因库:如萤火虫的萤光素酶基因,可作为报告基因广泛用于科学研究以及生物污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