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三大关键环节:从目标设定到结果应用
绩效管理三大关键环节:从目标设定到结果应用
个人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帮助员工获得更好的业绩结果。本文将从岗位目标设定、绩效考核评价以及绩效结果应用三个关键环节,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实施个人绩效管理。
根据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我们都知道,组织绩效的目的,是持续提升组织能力;而个人绩效的目的,是以获得业绩结果为导向,个人能力是获得结果的手段,而非目的。
人绩效,也叫岗位绩效,是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或角色要求的有效产出,其核心,不是履职,而是有效产出。
要让员工有高效的结果产出,要遵循绩效管理PDCA循环,关键在于岗位目标设定、绩效考核评价以及绩效结果应用三大环节,而贯穿整个绩效管理循环的,是管理者的绩效领导力,也就是管理者发挥有效的领导力技能,做好绩效过程管理,帮助团队成员实现绩效目标,获得业绩结果。
关键环节1:岗位目标设定——定义有效产出
岗位目标设定是个人绩效的核心内容,也代表了岗位的产出内容,目标不清晰,也就意味着岗位的产出界定不清楚,何谈是否能达成?
首先,要搞清楚岗位目标设计的底层逻辑。如何定义某个岗位的产出呢?组织的岗位设置,实际遵循的底层逻辑是:通过某个岗位任职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输入),经过某些工作职能或工作程序,最终产生某些工作结果(产出)。也就是说,岗位工作要经历输入、程序和产出三个环节。其中的程序就相当于岗位职能或职责,通俗来说,利用任职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通过履行一定的岗位职能或职责,最终得到一定的工作成果,这个过程如图1所示。
图1:岗位工作底层逻辑原理图
既然岗位产出是基于输入和职能获得的,那么,岗位产出的定义一定是围绕岗位职能而展开,问题是岗位职能有很多,哪些才能定义为有效产出呢?
这就要求对岗位进行深入分析与洞察,在岗位诸多的职能或职责进行区分,哪些是核心职能?哪些是日常职能?有效产出一定是基于核心职能而定义,日常职能只是日常工作,根本不在绩效目标的范围之内。
那么,哪些属于岗位的核心职能呢?根据笔者的经验,策划/规划类、体系建设类、专项类、上级领导要求类等综合性或高要求类的工作属于核心职能,其他都属于日常职能,围绕核心职能,就可以定义岗位的绩效目标。
关键环节2:绩效考核评价——衡量岗位贡献
对绩效结果的评价打分,是个人绩效能否达成目的的重要手段,评分是否公正公平,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员工的情绪体验,所以,管理者要谨慎对待。
衡量某个岗位对组织的贡献,不在于做了什么,而在于结果是什么,没有结果,谈不上贡献,而结果是与绩效目标的对比,所以,个人绩效的评价打分,归根到底要回答绩效目标是否完成。
在绩效结果的评价打分环节,通常又两种模式:绝对考核与相对考核。前者是用实际完成的结果与当初设定的目标/标准进行比较;后者是在团队成员之间进行比较,从而按照比较进行绩效等级的强制排序。简言之,绝对考核是“人和标准”比,相对考核是“人和人比”。
一般来说,所处层级越高,比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越应该应用绝对考核,鼓励不断地超越目标和自我超越;对于中基层管理者和员工而言,为了激活团队活力,鼓励良性竞争,使用相对考核更好,其目的是鼓励团队成员向绩效等级优秀的同事学习,提高绩效的上线,从而改善团队整体业绩,如图2所示。
图2:相对考核的意义
关键环节3:绩效结果应用——促进良性循环
如果团队成员达成绩效目标后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反过来就可以刺激员工提高绩效标准,从而让个人绩效进入良性的正循环,员工不断提高目标,超越目标,获得高回报,进而再一次设定高绩效目标。
为了达成这样的正向预期,绩效结果的应用环节无疑会凸显的尤其重要,只有将绩效结果进行有效的应用,才能激发团队成员设定挑战性目标的意愿和动力。
绩效结果的应用要多元,尽量不要单一,如果绩效结果只和某个应用建立唯一的连接,管理的难度会很大,因为根据人的不满足天性,单一应用很快就会失去新鲜感而变得无效,这个风险比较大。
绩效结果通常有三大应用:薪酬调整、绩效改进以及职业发展,企业要想办法把三大应用落到实处,从而建立个人绩效的良性循环。
绩效结果最直接最重要的应用是薪酬调整。如果绩效结果在物质利益方面得不到体现,很容易挫伤组织成员对绩效体系推行的信心,所以,绩效结果首先要在薪酬激励方面得到体现。薪酬调整包含薪资额度调整和绩效奖金发放两个部分,但都要以“绩效结果”为核心,体现导向,也就是“高绩效,高回报”,组织只为员工的贡献(绩效结果)买单,其他方面都不能,因为,企业能衡量的,只有绩效;企业应该衡量,也只有绩效。此外,薪酬调整要分短期和中期两个阶段,短期指月度和季度,与绩效奖金挂钩;中期指年度,与年度调薪挂钩,避免短期效应。
绩效改进指通过上下级的有效对话,帮助员工提升能力,从而提升绩效目标与标准。企业里绩效改进的场景是——绩效面谈。上级将绩效结果反馈给下属,并让下属做签字确认。上级不仅要反馈绩效结果,还要对下属的表现及优劣势进行深入剖析,找到下属的绩效改进点,并帮助下属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并监督改进计划的落地执行,促进下属改进提高,持续提升下属的业务能力。
绩效结果的第三个重要应用是与员工的职业发展挂钩,帮助员工实现绩效与晋升的良性匹配。如果说薪资调整是即时应用,那职业发展就是绩效结果的长期应用。职业发展除却职位或职级晋升之外,还应该包括人才培养,企业应该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以绩效作为选拔的门槛,绩效优秀的员工才有资格进入企业的人才培养池中,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培养帮助其提升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为之后承担更大的责任奠定基础。
企业通过岗位目标设定、绩效考核评价以及绩效结果应用三大关键环节的设计及实践,帮助员工锁定执行责任,获得业绩结果,进入良性正循环,从而完成个人绩效的导向,最终保障个人绩效体系的成功。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