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股价创新高的真相:补充资本的“东风”与未来展望
四大行股价创新高的真相:补充资本的“东风”与未来展望
2025年2月1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银行的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是否与2024年9月24日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局局长李云泽提到的“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有关呢?未来四大行的股价又能否超越每股净资产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9月24日以来四大行股价涨幅及持续上涨的原因
以前复权模式看(包含分红),从2024年9月24日以来,四大行的股价涨幅如下:
工商银行:2024年9月23日收盘价5.60元,2025年2月18日最高价7.14元,涨幅27.50%。
农业银行:2024年9月23日收盘价4.52元,2025年2月18日最高价5.33元,涨幅17.92%。
中国银行:2024年9月23日收盘价4.58元,2025年2月18日最高价5.58元,涨幅21.83%。
建设银行:2024年9月23日收盘价7.18元,2025年2月18日最高价8.92元,涨幅24.23%。
但从2024年10月31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四大行的业绩并不是很理想。如表所示: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均为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了3.82%、3.30%,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均不到2%;农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38%,中国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0.52%,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净利润同比仅增长0.13%。
四大行净息差均低于银行业平均净息差1.54%,除农业银行外,其余三家利息净收入均为负增长。不良贷款率均在1.25%以上,虽然达到监管要求,但在银行股中相比还是比较高的。除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二季度末略微提升外,其余三家银行拨备覆盖率环比都是下降的。可以说,四大行三季报业绩不太理想。
但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24年第四季度,四大行的股价涨幅均超过了10%。2025年以来,股价均延续了上涨势头。
有人说,四大行股价的持续上涨应该与证监会《市值管理指引》中要求长期破净股要努力提升投资价值以及高股息率低估值有关。那与国家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计划是否有关呢?
市场人士都知道,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最有可能得途径,就是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对国有银行注资,而定向增发股票的价格,按规定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否则就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这是不能破的红线。而四大行当时的股价均低于每股净资产,市净率均在0.6倍左右。可以看出,增发价格对股价形成了倒逼,如果要使股价达到或者超越每股净资产,那就只有上涨一条路了。
我们也看到,从2023年第一季度到2024年第三季度,在四大行的股价已经上涨了58%-85%的背景下,第四季度股价仍然在继续大幅上涨。这股价上涨的背后,除了市值管理及高股息低估值外,大概率与增加核心一级资本的计划有关。
四大行持续上涨究竟是谁在买买买呢?股价未来可能“超净”吗?
市场人士都知道,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流通股本都是2000亿股以上的“巨无霸”的存在,在A股5000多只股票中流通股本排名前三,农业银行流通股本更是达3192.44亿股,流通股本最小的建设银行流通股也有95.94亿股。按常理,这么大的流通盘,一般资金是撬动不了其股价的,那究竟是谁在买买买推动四大行股价持续上涨呢?四大行股价未来能否超越每股净资产呢?带着这份好奇,我们就来看看四大行的流通股东都有谁吧。
通过查证发现,四大行的第一大流通股东,均为大名鼎鼎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就是杠杠的国家队。中央汇金持有四大行股份如下:
- 持有工商银行1240.05亿股,占总股本的34.79%;
- 持有农业银行1404.89亿股,占总股本的40.14%;
- 持有中国银行1887.92亿股,占总股本的64.13%;
- 持有建设银行1428.58亿股,占总股本的57.14%。
这还未包含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持股数量。
有人说,从2023年末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央汇金持有四大行的股份比较稳定,没有变化呀?股价上涨应该不是中央汇金买买买推动的。
但我们发现,这期间,上证50、华泰柏瑞、易方达等3只大的指数ETF基金对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进行了大幅度增持。而这3只大指数基金的第一大持有人,均为中央汇金,即国家队。增持数据如表,由于本文篇幅已较长,就再不做说明,请大家仔细对照。
2025年2月15日传出消息,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等三家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AMC)公告,财政部拟将持有的这三公司的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划转完成后,中央汇金将分别持有中国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股份的58%、71.55%、73.53%,成为这三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同日,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公告,其股东分别将持有的股份无偿划转给中央汇金,划转完成后,中央汇金分别持有这两家公司55.9%、66.7%的股份,也成为实际控制人。
这样,就等于中央汇金“鲸吞”了五大资本巨头,并控制了7家券商,资本版图实现了大幅扩张,这大大增强了中央汇金资本运作的实力。
四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很可能通过中央汇金这个第一大股东来进行具体运作。这样,中央汇金通过资本运作,为四大行达到定向增发创造条件,就是题中之义了。这样看来,四大行股价大概率要达到或者超越每股净资产了。
当然,我们时刻也不能忘记,资本市场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四大行的股价究竟能否达到或者超越每股净资产,真的很难预测,毕竟大概率不代表就一定会发生,毕竟很多人认为其股价已经涨得太高了,不宜追高,我们只能拭目以待。本文只是分享学习见解,也不作任何建议。
对其他破净银行股的借鉴意义
其实到目前,四大行的市净率都已经不算低了,工商银行市净率0.71倍,农业银行市净率0.73倍,中国银行市净率0.70倍,建设银行市净率0.71倍,均高于42只上市银行的平均市净率。
但招商银行已经做了示范,其股价已经超越了每股净资产,市净率达到了1.06倍,也是唯一一只市净率超过1倍的银行股。
有了招商银行的示范效应,四大行的市净率达到1倍的可能性也就增大了。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四大行股价上涨背后的逻辑。在42只上市银行股中,还有市净率低于0.6倍的高股息银行股,这些银行股能否在《市值管理指引》的要求和招商银行、四大行股价表现的带动下,实现股价持续上涨呢?对银行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挖掘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