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草根直击美国通胀:必选消费品涨价触目惊心——暨中美超市行业思辨
深度|草根直击美国通胀:必选消费品涨价触目惊心——暨中美超市行业思辨
2025年1月,我们在美国进行了一些消费的草根调研,非常直观的感受了美国【必选消费的上涨】,如肉蛋奶菜粮等品类。本文我们将针对美国必选消费的调研做一些对比,同时对于中美的超市行业,有一些思辨。
在我们调研的6个品类中,只有【牛奶】中美的单价差不多,【鸡蛋】【面包】【四季豆】【香菇】【小黄瓜】,基本上美国比中国都是3x-8x的价格,尤其蔬菜价格上,美国贵的程度更高。肉类因为不同品种价格差异比较大,没有办法平均故没有列举,但大体情况来讲,美国这边肉的情况类似于牛奶,没有比中国明显贵。
我们认为,对于超市品牌来说-【卖的便宜】不是核心竞争力,【卖的贵还让人觉得贵是有道理的】才是核心竞争力。怎样才能做成像【胖东来】或【山姆超市】这样很强的超市品牌?市场上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超市的价格、供应链、自有品牌商品、员工服务、生鲜产品、烘焙&餐饮产品、到家服务等。而我们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上述这些都是构成超市品牌的细节,价格,供应链,自有品牌等,都很难构成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壁垒,我们认为真正超市的核心壁垒和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形象】,当然规模效应也很重要,但品牌形象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SKU的不可比价性】是超市将产品卖出溢价的重要因素。加州Trader Joe’s的SKU,水果&菜&肉&蛋&鲜花等非品牌化商品,我们预估占比约30%-50%,此外Trader Joe’s是有自有品牌的,如咖啡,红酒,小吃等,而非自有品牌的其他包装品牌,如预制菜,零食,饮料等,SKU的不可比程度也非常高,即Trader Joe’s超市内卖的品牌,在别渠道不易找到,如可口可乐等易比价品牌,基本上在Trader Joe’s里面是没有的。【SKU的不可比价】,是美国Trader Joe’s、国内的山姆会员店等超市品牌塑造的重要的一点。
【体验感&即时性】是线下零售渠道品牌塑造的核心点。对于超市这样的线下零售渠道来说,供应链&便利性上很难比线上电商更有优势。线下更有优势的点是【体验感】和【即时性】,这是线下零售的品牌塑造中,也是线下超市品牌塑造中与线上竞争核心差异点——现场体验感。
我们认为——中国和美国的超市行业,根本性的差异在于,【必选消费】价格机制的不同,美国超市的盈利非常依靠必选消费品种,而中国超市的盈利需要更依靠可选消费品种。美国超市中,必选消费的占比非常大,而美国必选消费的涨价也十分凶悍,美国超市通过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在必选消费的涨价中,获得了显著的利益。而中国超市层面,必选消费没有这么暴力的涨价,整体价格比较平稳。故中国的超市盈利主要还是要依靠可选消费品种。我们认为,不论是山姆超市,还是胖东来,都存在一个【品牌出圈】的契机,而中国的超市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要以品牌塑造和出圈为发展方向,更具有特点的超市品牌,是超市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1. 前言
2025年1月,我们在美国进行了一些消费的草根调研,非常直观的感受了美国【必选消费的上涨】,可以说是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如肉蛋奶菜粮等品类。本文我们将针对美国必选消费的调研做一些对比,同时对于中美的超市行业,有一些思辨。
2. 关于超市行业的讨论
2024年9月份以来,关于【超市行业】的讨论迭起,和胖东来的爆火出圈有一定关系(如下图所示,百度搜索指数-2022年1月,胖东来的搜索指数为1000+,而在2024年,胖东来日均搜索指数为5000+,峰值达到30000+)。
另一方面,山姆超市也在过去两年,实现了出圈。以百度搜索指数来看,2022年,山姆超市的搜索指数约1000+,2024年,山姆超市的搜索指数达到了4000+。
山姆和胖东来这两个品牌,一个是外国品牌,一个是中国品牌,这两个超市品牌在2024年在中国的出圈爆火,让【超市这个业态】,重新进入了重点的讨论。因为“中国和外国的超市品牌都能火,说明超市这个业态有潜力,想要做成【胖东来】或【山姆超市】需要做哪些事情?”
怎样才能做成像【胖东来】或【山姆超市】这样强势达的超市品牌?市场上的讨论,主要集中于超市的价格、供应链、自有品牌商品、员工服务、生鲜产品、烘焙&餐饮产品、到家服务等。而我们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上述这些都是构成超市品牌的细节,价格,供应链,自有品牌等,都很难构成超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壁垒,我们认为真正超市的核心壁垒和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形象】,当然规模效应也很重要,但品牌形象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我们认为,【卖的便宜】不是核心竞争力,【卖的贵还让人觉得贵是有道理的】才是核心竞争力。
3. 中美超市行业之间的差异
关于中国和美国的超市行业,2024年以来,讨论的非常多。但市场对于超市行业的讨论,更多集中在【供应链】【品类】【自有品牌】这些问题上,我们2025年1月底在美国进行了一些调研,经过调研,我们认为——中国和美国的超市行业,根本性的差异在于,【必选消费】价格机制的不同。
美国必选消费价格可以涨到很夸张,而中国的必选消费价格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稳定的。我们认为,中国的零售行业主要是依靠可选消费来盈利的,必选消费如肉&蛋&奶等,不是盈利的核心,更多在于必须具备的引流要素。而超市,更强的定价权,在于对【必选消费】产品的定价。
我们常年生活在中国,对【必选消费的涨价】这个事情是没有概念的,如肉蛋奶等产品,而2025年1月底,我们在美国超市的调研,对于必选消费的涨价,有了非常直观的一线直击。
我们在美国调研了一些各品牌的超市门店,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美国的必选消费非常贵】,也就是所谓“肉&蛋&奶&菜&粮”,通胀的影响,在消费端十分明显,接下来列举一些我们【一线直击美国通胀——必选消费涨价】的草根调研情况。
4. 美国加州【Trader Joe’s】超市的调研实录
Trader Joe’s超市是美国日用品,包括肉蛋奶菜粮等必选消费品小批次高频采购的超市品牌,价格整体是比较低的,相比Whole foods,Ranch99(大华超市)等,价格是比较低廉的。此外,Trader Joe’s超市,面积较小,单店大概一共只有1000平左右,商品更新速率也很快。此外,Trader Joe’s超市也是《坪效之王》一书的主角,以小门店,高坪效著称。
加州Trader Joe’s的SKU,水果&菜&肉&蛋&鲜花等非品牌化商品,我们预估占比约30%-50%,此外品牌化产品中,Trader Joe’s是有自己的自有品牌的,如咖啡,红酒,小吃等,而非自有品牌的其他包装品牌,如预制菜,零食,饮料等,SKU的不可比程度也非常高,即Trader Joe’s超市内卖的品牌,在别的超市内并不容易找到。【SKU的不可比价】,是Trader Joe’s这类超市品牌塑造的重要的一点。【不可比价】是超市将可选产品卖出溢价的重要因素。
4.1. 【鸡蛋】——美国超市价格调研1
因为禽流感,目前美国的鸡蛋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加州Trader Joe’s超市一天一人限购两盒鸡蛋,早上9点超市开门,基本上11点前鸡蛋就会被抢购完。Trader Joe’s的鸡蛋,大概一盒十二个是3.5-6.5美元,平均5美元(折合人民币36元12个,人民币一个3元)。需要说明的是,Trader Joe’s已经算是非常便宜的了,比如Ranch99(大华超市),Whole Foods(猴父子),鸡蛋12个10美元+是很正常的事情。鸡蛋价格,比我们六年前2019年来到加州的时候,上涨了一倍以上。
作为对比,中国上海的鸡蛋价格,盒马外送的鸡蛋,30个20元,平均一个约0.7元。
4.2. 【牛奶】——美国超市价格调研2
牛奶,同样Trader Joe’s已经是比较便宜的。牛奶非有机的 4 美元(约29人民币)一加仑(3.8升),有机的(organic)6.5美元(约47人民币)一加仑(3.8升),平均算下来一加仑差不多5.3美元(约人民币38元),牛奶折合约10人民币一升。牛奶价格,比我们2019年来加州这边相比,也上涨了一倍以上。
中国方面作为对比,选京东蒙牛官方旗舰店,蒙牛纯牛奶1L6盒58元,平均下来*中国1L牛奶9.7元。牛奶方面,中国的价格实际上和美国相近。
4.3. 【面包】——美国超市价格调研3
普通麦面包,没有什么馅的这种,大约3.5-5美元一袋(对应人民币26-36元),一袋约680g,对应约人民币54元/kg。
中国方面作为对比,选取京东搜索排名第一的全麦面包“轻食兽南瓜全麦面包”,2kg/19元,平均9.5元/kg。
4.4. 【四季豆】——美国超市价格调研4
美国的蔬菜价格,让我们觉得更为夸张,Trader Joe’s不强调有机等,价格还算便宜的,如果在Whole foods等地方应该会更贵。图中四季豆,2.99美元/450g(折合人民币22元),约合49元/kg。
中国方面对比,上海地区,叮咚买菜上四季豆。5.3元/300g,约合18元/kg。
4.5. 【香菇】——美国超市价格调研5
香菇(SHIITAKE MUSHROOMS),3.5美元/100g,约合人民币26元一盒(100g),算下来香菇差不多260元/kg。
作为对比,中国香菇,我们选取叮咚买菜-上海地区,6.2元/约200g,约合31元/kg。
4.6. 【黄瓜】——美国超市价格调研6
小黄瓜(直译是波斯黄瓜),4根,差不多200g,3美元,约合人民币22元,约合人民币110元/kg。
作为对比,选取中国-上海,叮咚买菜上的水果黄瓜,5.3元/400g,约合人民币13元/kg。
4.7. 实地调研总结
我们调研的6个品种中,只有【牛奶】中美的单价差不多,【鸡蛋】【面包】【四季豆】【香菇】【小黄瓜】,基本上美国比中国都是3x-8x的价格,蔬菜价格上,美国贵的程度更高。肉类因为不同品质,不同品类的肉上下价格差异比较大,没有办法平均,故没有列举,但大体情况来讲,美国这边肉的情况类似于牛奶,没有比中国明显贵。
5. 投资建议
除了价格差异以外,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美国超市中,必选消费的占比非常大,而美国必选消费的涨价也十分凶悍,
我们认为——中国和美国的超市行业,根本性的差异在于,【必选消费】价格机制的不同,美国超市的盈利非常依靠必选消费品种,而中国超市的盈利需要更依靠可选消费品种。美国超市通过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在必选消费的涨价中,获得了显著的利益。但中国必选消费相比美国来说,没有这么暴力的涨价,中国必选消费价格整体还是比较平稳的,中国的超市盈利,主要还是要依靠可选消费品种。而我们认为,不论是山姆超市,还是胖东来,都存在一个【品牌出圈】的契机,而中国的超市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要以品牌塑造和出圈为发展方向,更具有特点的超市品牌,是超市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零售行业来说,在效率&供应链这些方面,线下零售与线上零售相比,是不具优势的。线下零售更有优势的地方,在于【体验感】和【即时性消费】,而并非【效率】和【便利性】。故我们认为,未来中国超市,发展破局之道在于提升体验感和品牌独特性,与超市场景文化塑造,而不是简单的商品流转效率。这一点中,如【场景布置】【文化传播】和【SKU独特性】都是很重要的,SKU的独特性,在于超市这个形象,是不可复制,和不可比价的。
此外还有一点,是【超市本身的品牌】,而不是【超市内售卖的品牌商品】,这对【SKU的不可比性】是有要求的。如Trader Joe’s,其中生鲜等弱品牌商品占比很高,Trader Joe’s也有自己的自有品牌,如咖啡,红酒,饮料,小吃等。而在包装食品,预制菜等品牌商品中,Trader Joe’s的SKU可比性也非常低,即Trader Joe’s超市内售卖的品牌,在其他零售渠道中是不易找到的,像可口可乐等易比价商品,在Trader Joe’s里面是基本上没有的,【SKU的不可比价性】有效地帮助Trader Joe’s塑造了自己【超市本身的品牌】。
6.风险提示
调研样本与整体情况或有偏差、无法覆盖个别特殊情况:本报告基于美国零售实地草根调研,由于调研所覆盖的地区和消费人群有限,文中论述和结论可能无法覆盖到一些特殊地区的个别情况。
调改&自有品牌经营风险:自有品牌相比纯零售,经营难度更大,可能带来存货、产品质量问题等经营风险;调改需要较大投入,但新模型成功与否存在不确定性。
行业竞争加剧:线下零售正处于变革期,行业格局尚未稳定,短期调改开支和行业竞争或对企业短期盈利造成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