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治未病”:中医预防医学的智慧与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治未病”:中医预防医学的智慧与实践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cctv-hz.cn/a/xinwen/20250225/3715.html

“治未病”是中医的重要理念,强调“防范胜于未然,隐患险于表象”。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临床经验来看,疫情之后,中国人的免疫力普遍下降,青少年体质也不尽如人意,心梗、脑梗等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传统的以大中型医院及专科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严峻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已如影随形,从婴幼儿奶粉到各类食材,均存在安全隐患。城市里的消费者,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粮食蔬菜水果,给身体造成很大伤害。装修污染同样不容忽视,甲醛的挥发时间可长达十几年,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此外,一些疾病虽然可以通过高级精密仪器检测,但结果往往令人困惑,或虽能诊断却难以治疗。昂贵的检查费和药费,令患者感叹“生不起病”甚至“死不起”。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主张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患者身体微小病变保持敏感,辨别病情轻重,并掌握疾病整体发展趋势,以便从源头截流。这一理念强调以法自然、和阴阳、扶正祛邪、早期诊治,采取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后防变、病愈后防复的理论思路和具体措施。

在中医看来,一些“微病”虽发病于毫毛、皮肤腠理等部位,看似症状轻微,但可能转为重病。通过审查人的神、色、态、脉、舌等体征,结合中医临床辨证,可以把握疾病先机。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中医能够根据早期症状研判核心病机,及时预警病情变化,从而大幅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

与西医相比,中医在发现和预防肿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西医体检所发现的“早期肿瘤”,在中医看来往往是疾病的中晚期。中医能够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清除肝囊肿、肺结节等早期淤滞,通过早期干预调理,预防癌细胞的形成及进展。此外,中医在高血压病干预、针刺治疗等方面也具有广泛优势。

中医的时间性也有助于医生预知病情的发展方向。《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古代医家发现诸多疾病与症状,如发热、五更泻、夜尿、夜啼、小儿夏季热、心下痞、呕血、癫狂、疟证等,都有其明显的时间规律;《黄帝内经》对疾病“旦慧、昼安、夕重、夜甚”昼夜节律的认识,为大量的临床研究所证实;这些无不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起源、走向并辩证施治。

中医的节气观念对西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护理是病人痊愈的关键,把节气观念融入精心的护理中,能及时对病者的突发情况进行处理,减少病人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当然有利于病人康复。所以长期呼吁医学院的学生们,多学习一些中医知识,这在他们日后抢救病人、观察病情、精神护理、病房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中,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西医的认识里,任何人任何时间用药,只要剂量相同,其疗效也就大体相同,顶多有个成年人与儿童的区别,这显然不够成熟也不够细致。多一点对患者时间节律和病理节律上的思考,有时一个闪念,甚至能起到急救的作用。当我遇到有心肌梗塞病史、也未痊愈的患者,就会嘱咐家属强化“深夜一时”这个危险时刻的观察和护理。肺应秋,肾应冬,脾应长夏,肝应春,人与天时相同相应,生长收藏,各应四时变化,天地气交,人居其中,秉天地之气而生,所以人身上体现着天气之化。医生要因时审势,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辅助推断患者病证的变动规律。而对于我们每个患者包括健康人来说,都应汲取先辈的智慧“古为今用”,运用中医的时间理论,根据不同节气的特点,合理运用中药及调整生活作息,顺势调理脏腑功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应天地之运、顺四时之气的智者。

总体而言,“治未病”确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医学模式,正由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也会越来越受患者欢迎。疾病的发生与人的体质有关,更与人的健康理念息息相关,我们要用更顺应自然的方式,预防大病发生,也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假以时日,如果中医“治未病”能够成为国家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为人类健康、为减少国家庞大的医疗负担作出突出的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