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暑期工陷阱多,谨防求职骗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暑期工陷阱多,谨防求职骗局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ionrockdaily.com/epaper/view/newsDetail/1808182618198511616.html

暑假即将来临,不少青少年都会选择做暑期工,赚取零用钱和积累工作经验。然而,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很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本文将拆解近年来常见的暑期工作陷阱,并分享防范这些陷阱的方法,帮助青少年"见招拆招",避免陷入求职陷阱或骗局。

贷款陷阱

诈骗分子通常以"资产转移计划"、"账户处理员"、"汇款员"、"神秘顾客"等名义,在网上讨论区和社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他们谎称需要将海外公司资产转移到香港,或测试财务公司的服务质量等,诱骗求职者以个人名义向财务公司申请贷款并转交给雇主。诈骗分子还会声称借款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完成工作后无需还款。在面谈时,诈骗分子往往会约求职者到高级写字楼的大堂,以博取信任。一旦拿到贷款,诈骗分子就会逃之夭夭,留下求职者独自承担所有债务。

拆解方法

前往面试时,务必确保人身安全并妥善保管个人财物和身份证明文件。尽量避免在办公室以外的地点面试,如果需要前往陌生或偏僻的地方面试,最好邀请亲友陪同。在求职过程中,如果需要提交个人信息,要谨慎判断要求是否合理,避免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切勿轻易将个人信息和文件(如身份证、银行账户、信用卡、地址证明及收入证明)以及一次性密码认证短信交给他人,防止诈骗分子借此进行非法活动。例如假冒求职者申请贷款、进行网上交易或购物等。如果被要求缴纳行政费、押金或申请贷款,应该立即拒绝。

色情陷阱

不法分子通常以招聘公关、模特、网络交友等为诱饵,承诺丰厚薪酬、海外出差、无需学历等条件,却故意不说明具体工作内容。缺乏社会经验的求职者往往在上班后才发现是色情陷阱,而且在尝试退出时往往会受到阻挠,导致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拆解方法

在接受聘用前,应先了解公司的背景和业务,包括公司是否在香港正式注册、公司地址或公司名称是否与面试地点一致。还应对《雇佣条例》授予雇员的权益有基本认识。在签署任何文件前,应仔细阅读所有条款,特别留意合同规定的职责与招聘广告或面试内容是否相同,不要因为薪酬丰厚而疏于防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以自雇人士或非雇员身份与公司订立服务合同,双方不存在雇佣关系,受聘者将不受《雇佣条例》保障。

求职变洗黑钱

犯罪团伙会在网上社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以"赚快钱"或"足不出户就能赚钱"为诱饵,实际上是为了诱使求职者提供银行账户作为傀儡账户,协助洗黑钱。洗黑钱是严重罪行,任何协助处理犯罪所得的人都可能面临最高500万元罚款及14年监禁的处罚。或者以类似名义诱骗求职者运毒、非法收债等。

拆解方法

求职时要谨慎选择工作机会,并通过可靠的求职途径寻找工作,不要因为工作期限短而草率行事。切勿为了"赚快钱"而接受工作轻松简单但薪酬不合理地高,或者应聘过程过于简单的职位。如果被要求偷运毒品、违禁品,或参与任何非法活动,必须坚决拒绝,切记不要以身试法。

投资骗局

不良雇主会以招聘文员、初级秘书、清洁工等入门职位为名,吸引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一旦入职后,就会向他们推荐"能赚取极高回报的投资产品",实际上是类似伦敦金的诈骗工具,诱使他们参与投资活动并转职为投资产品销售员,继而诱使他们说服家人和朋友一起参与投资,最后以投资失利为名侵吞款项。

拆解方法

求职者应谨慎核实网上招聘信息的真实性,建议通过信誉良好的招聘平台或雇主的官方信息页面获取就业信息,切忌轻易在社交媒体或即时通讯软件上提供个人信息、账户密码给他人,以及缴纳任何费用或为他人进行转账。如果雇主在招聘广告中没有提供公司资料,或只留下社交媒体或即时通讯软件账号作为联系方式,就需要格外警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