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2个“三省交界点”什么样?
中国42个“三省交界点”什么样?
当三个省份彼此毗邻,其相交的位置即形成“三省交界点”。在中国广袤的版图上,散布着42个这样的地理节点,它们或是兵家必争的要塞,或是繁华一时的商业重镇,或是文化荟萃的历史坐标,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河南、陕西、湖北交界点
豫、陕、鄂三省的交界地带坐落于丹江之畔、大巴山中。这里有一条神奇的古街叫白浪街,白浪街石条铺路,街长半里。在街心有一块露出地面的三棱尖石,周边三省以此石为界划分辖境:西北面属陕西省商南县白浪镇,东北面属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南面归属湖北省郧阳区白浪镇。此石也因此被称为“三省石”。
荆紫关镇 图自《中华遗产》2011年03期 摄影/王平
陕之咽喉、豫之屏障、鄂之门户,三省辖地在这里屋舍相连,难分彼此。秦腔、河南梆子、楚剧三省文化在这里共同繁荣,传唱不朽。位于“三省石”一侧的河南荆紫关镇,“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历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秦楚间往来征伐,也大都是通过这条路线。唐代以后,得益于丹江水运的便利,荆紫关成为繁华的码头集镇,至今保留有众多精美的文物建筑。
四川、陕西、甘肃交界点
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以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闻名。羌族古镇青木川位于陕西省宁强县西北角,山岚萦绕之中,黛瓦白墙的古镇沿着金溪河在群山环抱中伸展成优美的“S”形,古色古香的祠堂庙宇鳞次栉比。
青木川
位于甘肃省徽县的三滩,似一块嵌在秦岭山脉中的翡翠,因被三片森林草甸贯穿全境而得名。这里自古就为巴蜀咽喉、秦陇要塞,是陇西道与陈仓道两条古蜀道的南出口。境内青山巍峨,怪石嶙峋,嘉陵江及其支流跌宕回曲,碧潭飞瀑,不可胜数。
三滩风光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2期 摄影/张承荣
安徽、山东、江苏交界点
中国没有严格意义的四省交界点,但“一县通达四省”并非神话。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地处苏鲁皖豫衔连的十字路口,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四省通衢。
砀山县素有“世界梨都”的美誉
在安徽省最北端的砀山县,有一口打在苏鲁皖三省交界坐标上的井,它既是朴实的水井,也是庄严的界桩。人们为其树碑设亭,唤之“三省井”。清冽的井水可供三省三县的农民取用,成为邻省友谊长存的明证。
三省井 图自网络
云南、贵州、四川交界点
所谓“鸡鸣三省”,指早晨雄鸡啼晓,三省皆可闻听。在中国众多的“鸡鸣三省”中,位于云贵川交界处的三省四县——云南镇雄县、云南威信县、四川叙永县、贵州七星关区,是颇具代表性的一处景观。这里有着壮观的鸡鸣三省大峡谷,石壁擎天,主谷蜿蜒,上有高堰,下有回川,悠悠赤水河从谷底穿行而过,四川和云南一衣带水,遥相对看,而不远处苍翠的山头则是贵州的地盘。
赤水河和渭河相汇于鸡鸣三省,三省分居悬崖三侧
这处滇山蜀水间的鸡鸣三省不仅是景观绝伦的的钟灵宝地,还有着绚烂多姿的民族风情,而历史上此地召开的鸡鸣三省会议更承载着红军长征的历史记忆。2020年1月21日,横跨峡谷的鸡鸣三省大桥正式通车,从此,这三省边陲的偏僻之地不再是“相望不相通”的地理死角。
鸡鸣三省大桥 图自网络
山西、陕西、河南交界点
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位于黄河东转的拐角上,这里有一处古老的交通要津:风陵渡。传说涿鹿之战黄帝的功臣风后牺牲后葬于山西芮城的西南角,故名“风陵”。“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金庸先生《神雕侠侣》中的风陵渡说的正是这里。
风陵渡,曾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金人赵子贞在诗中描述它“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车水马龙,商贾辐辏,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一座黄河大桥飞跨南北两岸,风陵古渡口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风陵渡黄河大桥,横跨山西、陕西两省,长1400多米
风陵渡的西南角是关中的东大门——潼关。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它扼长安至洛阳的驿道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自汉末以来,便是关防要隘,有“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美誉。
远眺潼关
新疆、青海、西藏交界点
三省交界点不尽然都会形成人流密集的市镇。新疆、青海、西藏这三个幅员辽阔的西部大省交界于可可西里与阿尔金山保护区,天地苍茫,人迹罕至。可可西里是横跨青新藏三省的一块高山台地,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这里因高寒干旱,人类无法长期生存,被称为“生命禁区”,但对藏羚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来说,可可西里却是世代生存的家园。
可可西里
北京、天津、河北交界点
河北孤悬在京津之间的飞地香河县、大厂回族自治县和三河市,几乎相当北京6个城区面积总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飞地。这使得此三省接壤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总共形成了四处三省交界点。河北人一般称呼大厂、三河、香河为廊坊北三县,或简称“香三大”。裹在两个直辖市间的“香三大”,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京津二市。譬如北京人钟情的“肥牛火锅”,其实最早来自大厂人的创制,而香河肉饼,更是风行三省的名吃。
香河肉饼 图自网络
在京津冀交界处的山区,海拔800多米的长城烽火台旧址之上,有一块高约1米的三棱界碑,界碑的三面分别对着北京市平谷区、天津市蓟县、河北省兴隆县,默默见证着京津冀的发展变迁。
图自网络
浙江、福建、江西交界点
浙闽赣三省交界的高山深谷间藏着一个“一脚踏三省”的古镇——廿八都。廿八都地处浙江衢州仙霞岭,1100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浙闽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古道,从此四周关隘拱立的廿八都成为历代屯兵扎营的军事重镇。
廿八都
最初用于行军的仙霞古道到了清代逐渐成为商旅要道,江浙的布匹、闽赣的土产都在镇上中转,廿八都迅速发展为繁华的商埠,彼时修筑的各色建筑至今完好。历史上频繁的屯兵、商旅、移民使这里成为“方言王国”和“百姓古镇”,9种方言和140余种姓氏驻扎于此,显示出“文化飞地”的气象。
廿八都
三省交界点的存在不仅让“一脚踏三省”的随想成为可能,也记录下省界变迁的历史,为观察文化相融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在悠远的华夏时空中,三座城市的命运交织于一点,这真是一场美好的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