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清初宦官制度看明代监阁共理国政模式对清朝的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清初宦官制度看明代监阁共理国政模式对清朝的影响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43305652_121623933

公元1644年,中国历史发生了巨变,明朝灭亡于李自成之手,清朝由此崛起成为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际,正值第三位皇帝顺治帝在位。尽管清朝已经基本确立了体制,但由于由割据政权演变而来,清朝在自身八旗制度上仍然保留了明朝的制度,因此被称为“清承明制”。

在顺治帝时期,尝试建立太监组成的十三衙门,旨在复制明朝的二十四衙门体制,以太监来维护皇权。然而,这一举措引起了朝臣的激烈反对。顺治帝坚持推行这个设立了十三衙门的政策,其中全部由太监组成,主要任务是服侍皇帝及其皇族的日常生活。然而,这一决定遭到了朝臣的坚决反对,而年轻的顺治帝则不愿妥协,最终十三衙门得以成立。然而,在顺治十八年,顺治帝去世前夕,他的亲政后不久,四位大臣辅政,他们撤销了十三衙门,并且将顺治帝的亲信太监吴良辅处死。这一过程虽然表面看似出于对明朝太监乱政的警惕,但实际原因并非如此简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