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包庇罪和伪证罪的区别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包庇罪和伪证罪的区别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262625.aspx

在法律实践中,包庇罪和伪证罪是两种常见的妨害司法罪,它们在犯罪主体、行为方式、犯罪对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两种罪行的区别,并重点阐述包庇罪的构成要件。

包庇罪与伪证罪的主要区别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的行为。伪证罪中的故意作虚假证明为犯罪人隐匿罪证的行为,与窝藏、包庇罪有相似之处。其主要区别在于:

  1. 犯罪主体不同:包庇罪是一般主体,而伪证罪为特殊主体,仅限于证人、鉴定人、记录人与翻译人。
  2. 行为发生时间不同:包庇行为发生的时间没有限制,而伪证罪则只能发生在判决以前的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
  3. 行为方式不同:包庇罪是通过使犯罪人逃匿或者采取其他庇护方法,使其逃避刑事制裁;伪证罪掩盖的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犯罪情节。
  4. 犯罪对象不同:包庇罪对象既可以是未决犯,也可以是已决犯,而伪证罪所包庇的对象只能是未决犯。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

  2. 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使司法机关不能或者难以发现犯罪的人,因此,除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外,向犯罪的人通报侦查或追捕的动静、向犯罪的人提供化装的用具等等,也属于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包庇,应限于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行为人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原犯罪人的行为的,也应认定为包庇罪。窝藏、包庇的犯罪人,是指已经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既包括犯罪后潜逃未归案的犯罪人,也包括被司法机关羁押而脱逃的未决犯与已决犯。

  3. 主体要件: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 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明知是犯罪人的,当然成立本罪;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不明知是犯罪人,但发现对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继续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也成立本罪。

伪证罪和包庇罪是两个不同的罪,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不能把两个混为一谈。希望以上材料可以帮助您区分清楚这两个概念,可以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华律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前来进行法律咨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