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会有一个坏处
多喝水会有一个坏处
听过食物中毒、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你听过水中毒吗?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一女子因在4小时内喝了7升水(相当于13瓶550ml的农夫山泉)后出现恶心、呕吐、手脚抽搐等症状,送医诊断为“水中毒”。
(图源微博)
这个“水中毒”中的是什么毒?多喝水难道还有错了?
水中毒
水中毒在医学上又叫稀释性低钠血症,指机体短时间摄入水量过多,大量水潴留在体内不能排出,导致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主要是钠离子)失去平衡出现恶心、呕吐、抽搐或昏迷等症状,严重可致死亡。
(图源微博)
一般来说,正常人很少出现水中毒,因为人体有一套调节机制,喝的水多了,大脑收到信号就会减少抗利尿激素释放,生成尿液增多,多余水分便可以通过尿液排泄。
所以水中毒多出现在这套机制有问题的患者身上,比如肾功能异常或者其他基础疾病,但是正常人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超过身体能吸收的极限,也会出现水中毒。
这也给大家提了个醒,有时候多喝水不见得是好事,凡事适可而止。
那一天要喝多少水呢?
多喝不行,少喝也不行,那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呢?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按照一杯水200250ml计算,一天差不多要喝78杯水。
这个建议并非绝对,每个人对水分的摄入需求会随着气候、饮食、年龄、运动等的变化而变化。
举个例子,A一天饮食主要是汉堡、披萨、炸鸡等低水分膳食,而B的饮食较为清淡,三菜一汤,那A在饮食外对水分的摄入需求大于B,甚至可能超过膳食指南建议的1700ml,这也是正常的。
(图源pexels)
只要不是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比如2小时内喝了3~4L水这种极端案例,通常都没啥问题。
说白了,一天喝多少水还是得看个人需求,没有硬性标准。通常情况下,当水分摄入充足时,尿液颜色呈透明无色或淡黄色,大家可以参考尿液颜色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喝多点水。
(图源文献2)
喝饮料能代替白水吗?
目前我国饮料市场超过半数的饮料都是含糖饮料,过多摄入可增加龋齿、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病风险,日常不建议把饮料代替白水当作水分的主要来源。
有些人尤其是儿童不喜欢喝没有味道的白水,可以在水中加入12片新鲜柠檬片、34片薄荷叶等增加水的色彩和味道,也可以自制一些传统饮品,如绿豆汤、酸梅汤等,尽量不要添加糖。
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喝冲泡的淡茶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对健康有益。
注意,茶水和茶饮料不同,市面上茶饮料也属于饮料,一般还含有添加糖和其他调味剂,也是不建议的。
(图源包图网)
多喝水可以保湿皮肤?
很多女明星被问到怎么保养皮肤时,答曰:多喝水。
然而人体吸收水分有限,大部分水分会通过尿液形式排出,并不会“定向”到皮肤,想要通过喝水给皮肤补充水分未免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
还不如勤勤恳恳做好皮肤保湿工作,根据肤质选择适合的保湿产品,比如面霜、乳液和水,维持时间依次是面霜(4-6h)>乳液(2-4h)>水(喷雾、爽肤水、水面膜1-2h),必要可及时补搽产品。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