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栽培技术: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有营养、温度、水分 、空气等
灵芝的栽培技术: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有营养、温度、水分 、空气等
灵芝,又称赤芝、木灵芝、灵芝草和瑞草,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现代医学证实,灵芝的化学成分多达上百种,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安神解毒、滋补强身等功效,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兼用的天然珍品。本文将详细介绍灵芝的栽培技术,从基本的生长条件到具体的种植步骤,为有兴趣从事灵芝种植的读者提供全面的指导。
灵芝的栽培技术(基本知识)
养分需求
灵芝是一种腐生菌,对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具有很强的分解吸收能力。木屑和部分农作物秸秆如棉籽壳、麦麸、米糠、玉米芯、稻草等都可作为种植材料。
酸碱度需求
灵芝喜好在偏酸性环境中生长,要求pH值范围在3~7之间,最适为4-6。
发育湿度需求
- 菌丝发育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60%至70%;
- 子实体发育时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至90%。
最适发育温度
灵芝是低温型真菌,菌丝发育温度范围15-40摄氏度,最适合温度为2225摄氏度;子实体发育温度22-30摄氏度,以2528摄氏度最为适宜。
最适发育光照
灵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线十分敏感。菌丝不喜欢光照,在无光黑暗的条件下发育速度最快;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必须要有较强散射光,在1500~5000勒克斯,菌柄、菌盖发育迅速,壮粗,菌盖比较厚。
空气需求
灵芝是好气性真菌,二氧化碳对子实体发育影响很大。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1%时,有促进菌柄伸长和抑制菌盖发育的作用;当达到0.1%-1%时,子实体虽能发育但形成分枝和鹿角状;超过1%,子实体发育极不正常。
种植灵芝的注意事项
大棚的建立
冠县栽培灵芝的大棚,和普通的大棚不太一样,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却完全符合灵芝的生长习性。
- 长度和宽度:长可80米到100米,而宽,不可超过8米,之所以不可太宽,是为了满足灵芝的通风要求。
- 高度:两侧两米左右,两头三米左右即可,只要便于操作,大棚高矮,不是大问题。
- 墙体厚度:大棚周围墙的厚度普通1米左右,如果厚度不足,难以保证灵芝发育所需的温度。
- 通风口:通风口对于灵芝发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大棚两侧的墙面上,每隔一米左右,要挖一个通风口,墙两侧的通风口,要互相对应。
- 地面设计:大棚里的地面,和我们常用的蔬菜大棚也有些不一样,它是每隔40cm,挖一条注水沟,注水沟深25到30cm,宽度也是40cm左右。为了排灌水方便,可以在大棚的一侧挖注水沟,将横向的注水沟一一串接起来。
- 顶部覆盖:大棚顶部,可以用塑料布覆盖,塑料布下面,覆盖麦秸等作物,要求既能起到保温的效果,又能让棚里承受均匀的散射光。
5月上旬,在大棚修整完后,就要开始准备灵芝的培养料和接种。
培养料的制备
灵芝的发育,需要腐生在某种物体上,而这类物体,需要具备葡萄糖、蔗糖、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营养元素,我们人工准备的这些物质,就是灵芝的培养料。
灵芝培养料有几个常用配方:
- 棉籽壳 44%,木屑 44%,麦麸 10%,蔗糖 1%,石膏粉 1%。
- 棉籽壳 78%,麦麸 20%,蔗糖 1%,石膏粉 1%;
- 木屑 78%,麦麸 20%,蔗糖 1%,石膏粉1%;
除以上所需的材料,还需要按照总量的1%,填入杀菌用的生石灰。
按配方称取原辅料,先干拌,再湿拌,要求原辅料均匀,干湿均匀,控制含水量为60%—65%,以用力握时指缝间有水但不滴出为好。pH值4-6。
选用直径15~17cm,长28-30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专用袋,装袋可用手装和机器装,装料要松紧适度,用塑料颈圈加棉塞封口或用绳索干脆扎口。
培养料加工好后,进入灵芝培养最关键的环节:灭菌。
培养料灭菌
在冠县这样的小村子里,没有更先进的消毒设备,他们用的是土办法,就是用塑料布把培养料包裹得结结实实,然后烧炉子,用蒸汽消毒灭菌。
为什么说灭菌这个环节很关键呢?因为灵芝生产中所涉及到的材料,用水、设备、空气等都含有少量的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等微生物和虫害,它们无时无刻在与灵芝争夺养料和损害灵芝,这些杂菌和病虫害给灵芝生产造成很大危害和损失,因此,必须严格的消毒灭菌。
培养料灭菌时,一定要把握好烧火的火候,预热升温阶段,火要尽量的大,使温度尽快升到100℃。达到100℃后,要保证蒸锅内蒸气足够,使蒸锅气孔时断时续地喷出蒸气,这样就能保证蒸气抵达培养料堆各个部位,不出现灭菌死角。
当温度上升到100摄氏度时,坚持8至10小时,才能达到消毒灭菌的目标。
在灭菌过程中,有的农民朋友怕灭菌不完全,随便延长灭菌时间,有的甚至3~5天,这样做是不可的,灭菌时间超过10小时,会使培养料营养成分遭到破坏。
消毒灭菌完成后,揭开塑料布,等到培养料完全晾透了,就可以继续接种。
灵芝接种
接种,可以在小型接种室里进行,也可以在大棚里进行,可以在大棚里临时搭建接种室。接种室大多是用塑料布围起来的一个封闭空间,建接种室的目的,也是避免杂菌侵入。
接种之前,先把消过毒的培养料集中安排在大棚里,然后用塑料布围起来,面积10到20平方米。
灵芝的菌种,可以在正规的菌种厂购买,要购买菌丝洁白,性状稳定的优良菌种。
进入临时接种室后,将塑料布密封严实,避免含有杂菌的空气进入。
操作人员的双手,是最容易引起菌种和培养料污染的,要用75%的酒精反复擦拭消毒,在整个接种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消毒。
接种用的工具,如接种钩、镊子、接种勺等等,也要用75%的酒精反复擦拭,接种种的外壁,在打开之前,也需要先用酒精消毒,把整个外壁擦拭一遍以后,再进行接种。
接种时,掏出乒乓球大小的接种种,打开培养料的袋口,放入袋口后,及时绑扎严实。为了避免接种不合格,可以在培养料的中间都接种。
在整个接种期间,参与接种的人员要有无菌意识,严禁吸烟、饮酒、高声交谈、走动;接种要和谐、熟练、轻缓、快速;各类工具不可乱放,要始终保持在无菌的容器里。
当接种的任务完成后,工作人员离开接种室,用专用的食用菌熏蒸消毒剂,对培养料进一步消毒。
熏烟消毒,具备使用方便,扑灭迅速,分散力强,全方位消毒的作用,灭菌有效率达99%以上。
接种后的管理
接种后的30天里,菌丝与培养料逐渐融合,并接收培养料中的营养元素,渐渐的张长张粗,这30天的时间里,对温度、湿度、氛围和光照有一定的要求。
接种室里的温度,应保持在22摄氏度至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到70%,如果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过大,可以打开通风口,通风换气,大约一两个小时以后,关闭通风口。
菌丝发育时期,用麦秸稻草等覆盖大棚,让菌丝在黑暗的环境中发育。
30多天后,菌丝已经长到了袋子的一半,这个时候,需要从接种室外面移出。
大棚里的地面,已经留出了畦面和注水沟,移出来的灵芝种植袋,就安置在畦面上。
摆放种植袋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种植袋的高度不可超过7层。如果种植袋摞得过高,菌袋散发出的热量不可散发出来,影响菌丝的发育。
其次是种植袋要交叉摆放,每两个种植袋的袋口,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就不会在未来出蕾的期间相互摩擦而发生畸形。
种植袋移出后,增加了通风量,菌丝的发育也开始加快起来。从移出种植袋算起,大约再经过15天左右,菌丝便充满了菌袋。
菌丝从种植估中汲取着养分,到菌丝充满菌袋的时候,培养料的营养成分也基本耗尽。
菌蕾期的管理
从5月上旬接种,大约经过45天左右,到6月中旬,就进入了灵芝菌蕾期的管理。
要想让菌蕾正常的发育,就需要在菌丝爬满菌袋的时候,及时得打开袋口。
用剪刀把绑扎在袋口的绳索剪下来,然后用针尖,把塑料袋的袋口挑开,让袋口呈一个小喇叭形,袋口直径2到3cm。袋口挑的细心不细心,与未来呈现菌蕾的质量但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袋口开得太小,不仅通风不好,呈现菌蕾的时候,还会与塑料袋摩擦,造成畸形。
菌袋开口7到10天,种植料外面,就出现了指头大小的白的疙瘩,这就是灵芝的菌蕾。
整个菌蕾期,大约有15天左右。相对于菌丝发育的阶段,它对温度、湿度、光照及通风的要求,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菌蕾期温湿度控制
普通,温度控制在25℃左右,空气中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0%。
为了保证大棚里的湿度,可以采用向大棚里注水增加湿度的方法。
我们在制作大棚的时候,已经留出了注水沟,因此,每隔三到四天,可以向大棚的注水沟里,注水一次。
菌蕾期通风和光照控制
菌蕾期对二氧化碳特别敏感,因此每天晚上八九点钟,就要打开通风口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以下,可以用专用的二氧化碳测试仪测量二氧化碳的数值。
菌蕾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光线,可以将大棚上的覆盖物去掉一部分,保持大棚里有散射光照。光照强度1500-3000勒克斯。
灵芝的发育过程中,大多是同时长出多个菌蕾,有的大,有的小,如果任其发育,则相互争夺养分,谁也别想长成丰满的灵芝。
因此菌蕾期还有一项艰苦而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修剪。
修剪菌蕾,就是把长的比较弱的,着生位置比较差的菌蕾一个个削去,每一个培育袋,只留一个强健的菌蕾。
由于大棚里的处于低温高湿的环境中,因此修剪灵芝这项任务变得非常辛苦,但是,为了获得大而丰满的灵芝,这项任务,是无论如何,也要精心去做的。
开片期的管理
菌蕾期一般度过以后,大约到了7月上旬,灵芝便进入了开片期。
灵芝开片期对湿度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个阶段,仍然要每三到四天灌一次水,增加棚内的湿度。
- 开片期增补水份
为了始终保持灵芝棚里的湿度,可以采取棚内喷水的方法。灵芝刚刚开片时,喷雾的雾点要十分粗大,且喷水量不可过量,每平方米一次喷水不超过0.5升。子实体稍大时,喷水量可逐步增加。
这个阶段,大棚里的湿度始终保持在90%。
- 开片期通风和光照控制
开片期的灵芝在一天天的长大,如果得不到良好的通风和光照,子实体也不可形成,菌蕾就会直直得往长里长,长成像鹿角一样的灵芝。
开片期的光照要求是3000-5000勒克斯;二氧化碳浓度不可超过1%。
此时,要检查大棚里的每一个地方,保证每一个角落的灵芝都能得到均匀的光照和通风。
灵芝开片期对温度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小于25摄氏度或者高于28摄氏度都会形成子实体发育不良,因此调节好通风和温度的关系,是这个阶段必须注意的问题。既要每天适当的通风,又要及时监控大棚每一个角落的温度,做好保温或者散热的工作。
为了让子实体可以较快更好的发育,长成漂亮的扇形,除了通风工作要做好外,还需要倒一次垛。
倒垛是一项大工程,一般在注水前进行。从第一排就开始,将一半灵芝倒头摆放,从下到上,一层一层的交错排列,更有利于灵芝子实体的发育和发育。
灵芝开片期,还会时不时的在根部发育出芜杂的小灵芝,对于这些逐渐长出的灵芝,也要一个个剪去。
灵芝的病虫害防治
灵芝种植过程中,最重要的病害是绿霉菌病。在发菌和出芝时期均可发生,在温度高、湿度大和不通风的情况下容易繁殖和蔓延。
绿霉菌病一旦出现,目前尚无法弥补,预防绿霉菌重在预防。
- 在接种的过程中,要坚持无菌操作,大棚周围环境要清洁,做好消毒工作
- 注意通风换气,避免高温高湿的情况下不通风,造成二氧化碳过量,对灵芝产生危害。
灵芝种植过程中的虫害有菌蝇、跳虫等,如果大棚里有虫害的话,可以用菊酯类农药进行喷杀。
灵芝的采收
灵芝子实体成熟的标志是:菌盖边缘的颜色和中间的颜色相同。菌盖已充分展开,边缘的浅白色或浅黄色消失,菌盖变硬,开始弹射孢子。
这个时候,需要停止向子实体喷水。
采收灵芝的时候,要一一检查,采收那些已经完全成熟,表面覆盖着一层灵芝粉的灵芝。而没有开始弹射孢子的灵芝,暂时不要采收。
采收灵芝后,可以将灵芝孢子粉收集起来,以供药用。
灵芝采收后,菌袋还可以继续再用一次。只要灌足了水,在适合的条件下,5-7天又可长出菌蕾和新的灵芝。
新鲜灵芝的含水量通常为63%,不容易储存,因此灵芝采收后,要在2-3天内烘干或晒干。否则,腹面菌孔会变成黑褐色,降低质量。晒干时,腹面向下,一个个摊开。
两到三天以后,灵芝的含水量降到15%以后,就可以作为商品出售了。
拓展知识-灵芝的用途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的实际已应用于灵芝的生产和加工当中,使灵芝的生产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山东冠县灵芝基地的产品,主要是销往药厂,由于灵芝中含有的灵芝多糖,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因此许多抗肿瘤药物、免疫调节类药物中都含有灵芝的成分,因而,药厂对灵芝的需求量非常大。
在食品饮料方面,灵芝产品也是越来越多,灵芝茶就是其中的代表,灵芝茶口感独特、微苦带甘、幽香润喉、性质平和,是许多人喜欢的保健茶饮品。
灵芝盆景,是以灵芝为材料制成的工艺品,它们形态万千、古朴自然,形态美观,集药用、欣赏和艺术为一体,满足了人们追求高贵吉祥的美好愿望,是品位极高的艺术盆景。
目前,人们对灵芝产品的消费逐步增加,而野生灵芝资源倒是越来越少,随着灵芝大棚种植技术的逐步进步,灵芝,这个古老而又神奇的生物,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