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上下其手的读音和意思!
成语典故:上下其手的读音和意思!
上下其手,汉语成语,拼音是shàng xià qí shǒu,常用来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上下其手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上下其手
【拼 音】:shàng xià qí shǒu
【英 文】:practise fraud
【近义词】: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反义词】:光明磊落 问心无愧 正大光明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基本释义
“上下其手”的原义是楚国的穿封戌在攻打郑国时俘虏了郑国的守将皇颉,王子围欲与之争功,请伯州犁为其裁决,伯州犁有意偏袒王子围,以手高举和向下的动作示意皇颉承认自己为王子围所俘。后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或形容带有邪念,不礼貌地触摸他人身体。
成语造句
1、在拥挤的公车上,最容易发生歹徒对妇女上下其手的情况。
2、不过在这个缺席裁判的故事里,他或他的后学却不免有点上下其手。
3、国民党政府的官员上下其手,腐败透顶。
成语典故
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春秋时代,楚、郑两国交战,楚国大将军穿封戌俘虏了郑国大夫皇颉,立下大功。同行的王子围见了眼红,想要把这个功劳占为己有,硬说皇颉是被自己捉到的。穿封戌也不甘势弱,两人争执不下,于是找了伯州犁来裁断是非。伯州犁说:“这要问问被虏来的皇颉,他说的一定错不了。”便把皇颉带上,由伯州犁来质问。但其实伯州犁想袒护王子围,于是他故意先高举一手指着王子围说:“这位是王子围,也是本国国君所宠爱的弟弟。”接着放下手,向下指着穿封戌说:“这位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一个县官。这两人当中,究竟是那一个捉到你的?”皇颉看到他刻意分别的手势,也听懂了话中的暗示,就顺应着回答说:“我不敌王子围,就败下阵来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上下其手,用来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亦用来形容带有邪念,不礼貌地触摸他人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