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老鹅头”流香万里绘美食地图
“卤老鹅头”流香万里绘美食地图
酒起鹅肉剁、无鹅不成宴,卤鹅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传统菜品。在许多潮人心中,卤鹅是走多远都无法忘怀的老家味道,而老鹅头咸香浓郁,口感韧、糯、弹兼而有之,更是当中王者。近日,记者走访“卤老鹅头”第四代传人邱汉群,探寻古法卤制技艺,感受卤味文化魅力。
祖辈技艺四代传承
采访邱汉群是在元宵节前夕,“邱群坊熟食店”人头攒动,空气中肉香与香料的气息交融,引得人垂涎欲滴。除了招牌菜品“卤老鹅头”,还有鹅肉、鹅掌、鹅肝等卤鹅制品一应俱全,购买的市民来来往往,很是热闹。“老鹅头太香了,厚厚的胶质形成了层次分明又丰富的口感”,两位从浙江来汕头旅游的女士,专程结伴来买老鹅头,她们告诉记者,她们曾在当地的一家米其林餐厅品尝老鹅头后,一直念念不忘,此次乘着旅游的机会,过来打卡体验。
潮汕卤鹅历史悠久,逢年过节、祭祀、宴饮或是日常饮食,卤鹅是必备菜品之一。平时不善言谈的邱汉群,一谈起卤味,立即就打开话匣子,他告诉记者,卤老鹅头呈深褐色,祭祀神明和祖先,能凸显庄重的氛围,备受百姓喜爱。邱家的卤老鹅头凝聚百年深厚底蕴,历经四代传承,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味。
清代时期,邱汉群的曾祖父邱国文在饶平县浮滨镇以养殖狮头鹅为生,他以传统卤味技术结合自身经验,卤制老狮头鹅公鹅头,添加纯中药药包,形成独家卤老鹅头技艺。邱氏以此为业,至今已四代传承。邱家第二代邱大定、第三代邱玉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制作技艺不断提升。
第四代传人邱汉群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卤老鹅头制作,师承后不断尝试和改良传统技艺。1990年,邱汉群举家迁至汕头,在龙湖区创办邱群坊熟食店,制作售卖卤老鹅头。从此,邱家的卤鹅飘香鮀城大街小巷,被评为“汕头名菜”。
遵循古法成就美味
对于卤老鹅头的制作方法,邱汉群如数家珍,他介绍说,邱家卤老鹅头的制作除注重鹅的品种外,还在于香辛料的选用、卤汤的配制和纯人工操作的精准要求。首先选用有“世界鹅王”美誉的狮头鹅,饲养3年以上的公鹅,挑选头部顶端和两侧具有较大黑肉瘤的健壮老鹅,经宰杀、取鹅头初加工后进行卤制,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细心考究和长期经验,才能做出地道的味道。
“我们家对香料和药材的挑选一直很严格。”邱汉群说,要选择丰顺留隍产的3年以上的南姜,因其带有姜本身的辣味,还有浓烈的醇香味道,既可去味提香,又能暖胃祛寒行气。除了优选的香料和药材之外,配置卤汤时,加入肥猪肉熬煮的高汤让卤水味道更鲜浓,鹅头更香醇;使用特制酱油以及独有的中药材成分,不仅使鹅头的颜色加深,也散发出浓郁、醇厚悠长的香气,并具有温润滋补的功效。
卤水是卤味店的立身之本,纯中药药包是卤水的精髓所在。这些年来,这锅老卤水从未断过火,无论春夏秋冬,一天到晚总是“咕咚咕咚”地翻滚着、冒着热气,邱汉群将其视为珍宝。“陈年老卤水的加持才能让卤老鹅头的味道和香味达到极致”,邱汉群说,特别是卤了几十年的老卤水,融合了上百万个鹅头的精华,越卤越香,成就独特风味与醇香口感。
家乡风味飘香各地
卤老鹅头脂肪含量低,特别筋道,加上潮汕特制老卤,吃起来有特别的脂香。无论酒楼食肆或百姓餐桌,卤老鹅头都是人们喜爱的美食,承载着大众情怀,更凸显着独特的城市文化底蕴,成为潮汕美食中一个特殊的“文化名片”。
匠心换来了好口碑。做了几十年的卤味,邱汉群对于产品的品质一直严格把控,凭借真诚和手艺,收获了无数“粉丝”。为了把卤老鹅头的品牌打得更响、传得更远,让在外地的潮人也能吃到纯正醇香的卤老鹅头,品尝到记忆中的味道和解舌尖上的乡愁,邱汉群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拓宽销售渠道,“卤老鹅头”不仅在本地热销,而且销往全国200多家酒楼餐馆,其中包括西安的W国际连锁酒店、成都许家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汀亨餐饮有限公司、成都湖山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湖南岳阳金记打边炉、南京小渔村等多家米其林、黑珍珠级别餐厅。
近年来,随着汕头旅游的火爆,熟食店每天都能迎来不少外地游客。“这几年来汕头的游客都会慕名来我这里,有些游客还会通过视频分享。”邱汉群说,美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传递。每一道经典潮菜的背后,都承载着潮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的敬意。
记者采访时,恰逢在哈尔滨开“潮汕小馆”的赖先生和夫人回汕头拜访邱汉群。“这是几十年前的老味道”,赖夫人笑呵呵地说,以前逢年过节,能吃上一口卤老鹅头,就是莫大的幸福。而邱汉群师傅的手艺,也成为了街坊邻居们共同的记忆。数年前,赖先生到哈尔滨创办潮菜馆,从汕头空运过去的卤老鹅头色香俱佳,备受青睐。
“我们始终坚持传统的工艺,就是为了保留这份老祖宗传下来的味道。这份味道,是我们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邱汉群表示,他带领一帮技术骨干坚守传统手工烹制技艺,言传身教,让更多人了解卤老鹅头制作技艺和历史文化故事。在他看来,老手艺的可贵,不只是技艺传承,更在于一代代传人在商品经济大浪淘沙中的守与变。如今,这跨越百年的老鹅头,就像陈年的老酒一般,愈发醇香迷人。
来源:汕头日报